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其中“世界需要中国”体现在( )
①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③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对世界和各国都是一个机遇
④中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差,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
⑤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2.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 )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④
3.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
A. 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 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4.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对此,我们正确的看法是( )
①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②有利于该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 ③为该国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④外来商品的大量涌入,影响了本民族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下面三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
A. 欧洲一体化进程
B. 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
C. 华约成员国调整
D. 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
6.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关贸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欧共体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二战后建立(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关贸总协定
9.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
A. 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 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C. 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D. 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10.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 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 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1.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B. 都是经济政治双重性组织
C. 合作的内容都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
D. 都成立于1992年
12.1960年,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北约
D. 关贸总协定
13.“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以及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这一条款适用于( )
A. 欧共体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盟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14.1944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本次会议决定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该银行通常被称为“世界银行”。关于“世界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成立初期主要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B. 今天主要是帮助世界经济的发展,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C. 成立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D. 成立时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
15.2008年初,我国南方数省普降大雪,遭遇严重雪灾,灾区人民损失严重,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6.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 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
A. 经济全球化
B. 经济区域化
C. 贸易自由化
D. 经济多极化
17.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
A.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18.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
A.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 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 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19.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下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 ( )
A.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
B. 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
C.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 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三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的。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美元能够拥有“黄金的生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
(4)简介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
(4)简要说明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英国不满美国的方案。英国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联盟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二战后期,金融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一种有效武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什么?二战后初期怀特计划的落实怎样体现了美国的特殊利益?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进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了“生产-研发-销售”的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什么?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4)自四五百年前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目的: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恢复经济。
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信息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概括回答。第(2)题,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影响概括作答。第(3)题,依据材料三中“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概括回答。
22.【答案】(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社会联盟。
(3)前身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后身是欧洲联盟。
(4)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炼欧共体的货币政策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第(2)(3)问应从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角度分析材料。第(4)问简介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就必须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23.【答案】 (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
(3)前身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后身是欧洲联盟。
(4)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中“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等信息,并结合第一问,分析回答。第(3)问,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4)问,结合欧共体的影响说明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24.【答案】相同: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分配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力。
体现: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多少根据会员国的经济实力确定,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认缴份额多,投票权大。
【解析】第一小问相同,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三“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归纳概括;第二小问体现,主要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货币体系内容方面考虑,其如何体现了美国特殊利益的角度分析,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内容。
25.【答案】(1)时间:15、16世纪。事件:新航路开辟。
(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意思相近即可)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4)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扩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第(1)问要依据“1997年”“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等信息来分析回答;第(2)问要依据“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等信息回答第一小问,依据“工业”等信息来回答第二小问;第(3)问要依据“乌拉圭回合”“跨国公司”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4)问要联系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