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0 08: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洪仁玕  
D. 孙中山



2.下述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




A. 都与政府的政策和实业救国思潮有关
B. 轻工业、重工业均得到较大发展
C. 企业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 都为以后革命转型奠定了基础



3.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D.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下表是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这反映出(  )




A. 近代中国工矿企业有所发展
B. 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扩大
C. 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D.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5.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此种状况出现于(  )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6.如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②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③表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④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7.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 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压力
D.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8.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近代工业的发展
B.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的发展



9.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B. 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C. 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D.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10.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B. 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 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D. 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 “一战”的爆发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12.张之洞曾说:“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



A. 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B. 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C. 自强的尝试宣告失败
D. 生产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3.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



A.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 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 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 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1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



A. 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B. 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 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15.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




A. 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16.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 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17.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

A.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 国民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18.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A. 民国初年采煤业发展较快
B. 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较快
C. 小煤矿华商资本占据优势
D. 华商资本不敌外商资本



19.“一战”期间,中国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



A. 橡胶工业和军工业
B. 化工业和卷烟业
C. 面粉业和纺织业
D. 纺织业和化工业



20.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  )



A. 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独立完整
B. 纺织业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C. 近代工业形成对传统经济的绝对优势
D. 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超过外国资本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22.历史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就不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摘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第八讲的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任意一条的看法,或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看法或修改建议要明确合理,所阐释的理由从多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史论结合。)
24.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乐了,因为他的企业又开始蒸蒸日上了,1953年以后秦二爷企业的命运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主要受到什么社会思潮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企业蒸蒸日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53年以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
(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个特点?



答案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任答两点)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推动等适当赋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问,从表格可直接归纳。第(2)问,抓住时间1933年,结合此时中国(国民政府前期)政治经济状况即可。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根据表格中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即可。
22.【答案】特征:民族工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
原因: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
【解析】第一小问表格中从1895年到1899年,民族工业在数量和规模方面都有大的增长,其中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尤其突出,采矿等重工业数量相对较少但也开始得到发展。此外,从缫丝业华商厂出口量和沿海地区丝车数数量变化可看出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的趋势。第二小问回答原因注意结合时代大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国际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正式形成,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外输出资本,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国内方面,甲午战争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此外《马关条约》签订,开放内陆通商口岸,列强的对华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23.【答案】参考示例一:我赞成“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第四条的看法。
论证: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
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用工业、创建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
②洋务运动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现代化。
③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了新式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
论证:洋务运动现代性不足。
①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来看,顽固坚持传统的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
②从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
③从洋务运动的内容来看,没有进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从洋务运动的性质来看,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综上所述,我赞成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选择第四条,首先阐述现代化有余,即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是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创办新式学堂,筹划海防,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军事的现代化。然后分析现代性不足,即洋务运动的弊端,如坚持中体西用,不肯变革政治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机。
24.【答案】(1)实业救国思潮。(2)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措施;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
(3) 中国共产党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4) 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解析】(1)须抓住时间信息:19世纪末,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来分析。(2)考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因素,注意时间信息:1916年前后,正是一战期间,把握好历史阶段后,与辛亥革命、一战、反帝爱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分析。(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和平的环境和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的推动。(4)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25.【答案】 (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
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由劳动力。
(3)特点: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材料一中“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一现象与宗法制有关;“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一现象与小农经济有关。第二小问影响,可结合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进行回答。第(2)问回答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即可。第(3)问,据材料三“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说明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