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人民服务人教 课件(28张ppt)+教案(2课时,共4页,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为人民服务人教 课件(28张ppt)+教案(2课时,共4页,含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9 19:36:05

文档简介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会写“彻、迁”等10个字。正确读写“彻底、泰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大家有没有在哪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这几个字我们可以在一些墙壁上、网站上还有爸爸妈妈的照片上看到,有谁知道这几个是谁提出来的呢?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通读课文,画出生字,多种形式把握字音和词意。
2.指名学生读课文,随机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
生字:彻 迁 泰 迫 批 鼎 标 牺 炊 葬
3.重点交流的字:“泰”下面是“氺”,不要写成“水”;“鼎”的第六笔是竖折折。
三、初读感知
1.思考,本文是以什么命题?(中心命题)
作者、演讲时间、场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课件展示)
2.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向我们讲了什么问题。
四、学习把握
1.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第二句)
画出重点词语并理解(完全、彻底)
2.学习第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第一句)
围绕中心句论述的方式(先引用名言,再具体阐述,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结合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理解(江姐、董存瑞、雷锋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是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是他们的人生观。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为人民服务”思想。
二、学习体悟
1.学习第3段。找出中心句(最后一句)
(1)这段话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举例和复句论述)
(2)课件展示文段,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是怎样连起来的?(找到关联词“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论批评对象和方式,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3)理解我们党日益壮大、成为执政党的原因。
2.学习第4自然段。把握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1)“共同的革命目标”(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怎么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学习第5自然段。开追悼会的目的、意义。(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三、总结拓展
1.文章中心,是怎么一层层表达的?(课件展示)
2.联系实际谈体会。
3.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课文小结】
本文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怕批评吗,团结互助。
【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 → 为人民服务 完全、彻底
为人民服务 逐层论述 → 不怕牺牲、不怕批评、不怕困难
发出号召 → 开追悼会、团结人民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是一直以来学生读起来都比较费劲。课文中的时代背景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教学时我先仔细讲张思德同志牺牲的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大方讲述自己的感悟。我还采用了对比教学方法,列举学生熟悉的人物,让学生判断生死是否有意义,引导学生去谈和感受生死的意义。在课上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深刻体会为人民服务,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中心印象更加深入。
课件28张PPT。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2 为人民服务 课题导入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课题导入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课题导入生字广场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   
死得其所:所,处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内容详解揭示题意服务: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
为人民服务: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工作。内容详解背景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内容详解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讲话,那么文中有哪些语句是提到张思德的呢?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内容详解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内容详解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提到张思德的语句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内容详解读第二自然段:提到张思德的语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内容详解思考 了解司马迁。解读司马迁说的话,举例说说这两种人。内容详解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尊为“史圣”。作品《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轻。 内容详解 死 重于泰山的人雷锋 董存瑞 邱少云 吉鸿昌……死 轻于鸿毛的人秦桧、汪精卫、周佛海……内容详解 读三四自然段,在这两段中能找到写张思德的句子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张思德同志也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张思德同志的死也可以说是“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应当尽量减少这类牺牲!内容详解读读三四自然段,找出重点句: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内容详解读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什么?
——6句。
我们欢迎批评。(因为……所以……)
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不管……都……)
我们接受对的批评。(只要……就……)
对的批评是对人民有好处的。(……就……)
我们采用了李先生的意见。(就是;就……)
以人民利益为标准,就能兴旺。(只要……就……)
内容详解 读到这儿,你体会到本文写法上的什么特点? 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论述的。内容详解读第五自然段: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张思德同志就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所以我们现在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给张思德同志开追悼会,是寄托我们的哀思,并且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内容详解◆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内容详解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1. 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 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 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 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内容详解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中心内容论证方法为人民服务一、张思德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队伍的一员。二、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三、我们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语言: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道理论证引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内容详解朗读全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接受正确的批评。
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们要通过给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内容详解知识拓展你能举一两个现实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例子吗?内容详解雷锋焦裕禄邱少云归纳主旨 本文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怕批评,团结互助。板书设计提出论点 → 为人民服务 完全、彻底
逐层论述 → 不怕牺牲、不怕批评、不怕困难
发出号召 → 开追悼会、团结人民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