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阅读教材,说出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一、万隆会议
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
共同问题: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1955年4月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巩固政权、发展经济
一、万隆会议
说说万隆会议通过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是万隆精神?
和平相处、友好合作
原则
1
精神
2
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在万隆会议的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别有用心地提出“顛覆活动”“宗数信仰自由”等问題,把矛头指向中国。周恩来临时发表了18分钟的演讲,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列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史事
同:
共同的历史遭遇(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等不同。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
影响
回顾所学,说说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并说出“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运奴船上的黑奴
新航路开辟后
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
影响
时间
二、非洲年
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纳赛尔
1952年,埃及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反动起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1956年,纳赛尔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阅读教材,指出纳赛尔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东西方海运通道。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埃及共和国成立后,埃及政府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最终迫使英国撤走了占领军。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阅读教材,说说1960年非洲有多少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什么?
17个
“非洲年”
阅读教材,说出哪一事件标志着非洲所有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拉丁美洲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
始于新航路开辟:最早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时间?领导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玻利瓦尔 、圣马丁
“南美的解放者”
背景
古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
首都:哈瓦那?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古巴
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领导下,最终在1959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全长约82公里,宽152~304米。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
1977年《美巴条约》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巴拿马总统莫斯科索(左)和美国总统卡特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1)独立是发展的前提。
(2)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3)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并选择适合本国发展 的道路。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隆
会议
非洲年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万隆精神
影响
埃及独立
非洲年
纳米比亚独立
古巴革命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练一练
A
1.“非洲独立年”是指( )
A.1960年
B.1975年
C.20世纪60年代
D.1990年
2.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名为“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的专题。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