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地理中考会考专题复习系列资料-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复习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湖北地理中考会考专题复习系列资料-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复习 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4-17 19: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年湖北地理中考会考专题复习系列资料——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 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3) 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4)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5)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6) 运用地图确认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进行简单评价;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地形、气候 、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
(7) 分析说明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获悉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复习重点:
(1)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2) 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5) 长江沿江地带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其纽带和辐射作用。
复习难点:
(1) “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2) 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5)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复习过程:
这个单元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长江沿江地带在地形、气候 、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题型:主要有选择、填图等。为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3.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还应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之所以在数量和增速上高居全国榜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二、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2.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
4.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6.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南京一带转移。
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
西双版纳
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
2.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3. 读图“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
(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5.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6.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读图“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观察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2.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西双版纳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所以它的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3.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4.面对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
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形成——“风成说”
“风成说”的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3)矿物成分不同(4)有多层古土壤。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 “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
2.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归纳总结。
(1)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2)自然因素
长江沿江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读长江地带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
北纬30度
③简单评价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两岸 沿江地带 中低纬度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宜昌、湖口)
(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
(2)气候适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3)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4)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煤、铁、铜等矿产丰富,有利于工业发展。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名称 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河、湖
自然资源
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攀枝花,东至上海,东西绵延3000多KM,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二岸100—200KM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①.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②.经济通道;③.交通通道。
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1)“H”形的经济格局
(2)意义:
①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
②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
③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
④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
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两大经济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
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1)辐射的基础和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2)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3)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北辐射
(4)辐射的意义──利用本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复习小结:
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因素: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为全国著名的侨乡。
3、政策因素:国家对本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策略。
二、外向型经济
1、发展的有利条件
(1) 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2) 海陆交通便利
(3) 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2、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1)“前店”指港澳地区
(2)“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城镇的发展
1、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2、主要原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西双版纳
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
2.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人为因素
2.自然因素
长江沿江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和范围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名称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 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农业生产,…
河、湖 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水资源丰富,“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自然资源 耕地,水能,铁、煤… 种类丰富,储量大 发展工业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1)“H”形的经济格局
(2)意义:
①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
②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
③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
④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
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1)基础和条件
(2)动力
(3)方向
(4)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