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过程
【问题五】理解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1、因地制宜是指利用当地 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 、 最有利的地方。
2、“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的四个原则是 、 、
和 。
根据图4.16,请将下列地区适合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其连线,并简单地说明其采取的原则。
太行山区 种植业
华北平原 畜牧业
内蒙古草原 渔业
洞庭湖沿岸 林业
【问题六】读图4.17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哪些?
读图4.18,请你来给他们出主意,并说说理由。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的作用: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东西差异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部: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旱地为主
农业 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以水田为主
根据自然条件,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因地制宜地发展
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技术装备、文化技术水平等)
【挑战自我】
1.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在许多地区建立了商品粮基地。下列平原中,不属于商品粮基地的是( )
A.三江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3.连线题
(1)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a牧业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b林业
(3)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 c渔业
(4)河湖较多 d种植业
7、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探究一:
(1)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 (2)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
(3)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较好 (4)河湖众多的水乡
探究二: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1) (2)
(3) (4)
探究三:发展农业生产一定要遵循 的原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