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9 21: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家的不断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这些优秀的书法传统对于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优秀传统的相互凝聚和统一,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精神。换言之,优秀的书法传统实质上是书法精神的具体体现。
所谓精神,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活力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书法精神是相对于书法的表现而言的。书法作为一种象形的艺术,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直观的表现,即书法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如线条、用墨、章法、行气、结构等等;另一方面为内在的表现,即书法作品所反映的更深一层次的东西,比如风格、气韵、意趣、意象、形神等等。所有这些表现无不与书法精神相联系。书法精神就是所有这些书法现象中的最精髓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书法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书法活动中最高指导原则。例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这些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成为书法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是书法精神的具体体现。
作为书法艺术的精神,它应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要有广泛的影响,符合社会的审美取向,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并对他们的书法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要有维系书法艺术生存和发展,促进书法艺术不断进步的积极作用。
书法精神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卓越的精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书法源于中国,他已经打上了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烙印);就其形式而言,它是书法传统的体现。中国书法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是书法传统的精髓。书法传统属于实施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但它与精神相联系时在价值指向上就与“优秀”、“进步”相联系。因此,书法精神是指代表中国书法发展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书法内涵的那些思想和观念。
作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的书法精神,本身也是书法发展的产物,并随着书法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内涵。因此书法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在书法艺术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由于书法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书法精神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天人合一”的道德传统哲学,“汉字为本”的文化基础。
(王永明《中国书法精神初探》)
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精神是由优秀的书法传统相互凝聚和统一而构成的。
B.中国书法精神是所有书法现象中的最精髓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书法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C.中国书法精神具体体现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
D.中国书法精神是指代表中国书法发展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书法内涵的那些思想和观念。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家的不断概括、提炼,中国书法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
B.书法作为一种象形的艺术,其直观的表现主要有线条、用墨、章法、气韵、结构等等。
C.书法传统属于实施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但它与精神相联系时就有了价值指向。
D.书法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书法精神的思想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天人合一”的道德传统哲学,“汉字为本”的文化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书法传统能够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B.一些书法艺术思想观念,一旦具有广泛的影响,符合社会审美取向,且能够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就能够成为书法艺术的精神。
C.书法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在书法艺术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D.书法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书法精神,而书法精神也将随着书法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内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钱匣匣儿
陈忠实
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注]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注]念给后人听。”
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
亲自经历这个拨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他有一所立足之地。
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第二年,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
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媳妇说:“你还穿这——”老二说:
“这咋?这叫金不换。”
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
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
“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我把他赶出去,你(盯住仙草[注])还怨我。硬怨我不给他周济一斗半斗,是我啬皮呀?周济也得周济那号好人,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
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
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地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
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
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
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
(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注 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
故经: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
仙草:白嘉轩的妻子。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白嘉轩一生历经苦难,心性刚强,但也感情深沉丰富,尤其用一段“钱匣匣儿”的故经教育两个孩子,堪称用心良苦。
B.文中“老二”少年时记下赐舍者的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C.“老二”发家后用新麦蒸成馍馍,除了回馈当年那些赐舍过自己的人外,还给了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
D.白嘉轩让孝武随鹿三进山去背粮,来回几百里,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除去为了挣些钱补贴家用外,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5.试分析白嘉轩把“钱匣匣儿”的故经传给孝武前后的心理变化。(6分)
6.简要概括“老二”的个性特点。(6分)
7.文中白家的故事凝练成—个“钱匣匣儿”,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儿”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为中散。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拜选部尚书。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坐盗官财,徙于统万。真君三年,宋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复其爵位,寻拜使持节、仇池镇将,督关中诸军与建兴公古弼等分命诸将,十道并进。四年正月,豹子进击乐乡,大破之。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镇仇池,至汉中,闻官军已西,惧不敢进。豹子与司马楚之至浊水,击禽崇之,尽虏其众,仇池平。未几,诸氐复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讨平之。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豹子以为然。寻除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如故。宋复遣杨文德、姜道盛寇浊水,别遣将青阳显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浊水城兵射杀道盛。豹子至斧山,斩显伯,悉俘其众。
初,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于是武都阴平五部氐人叛应文德,诏豹子讨之。文德阻兵固险,以拒豹子。文德将杨高来降,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宋白水太守郭启玄率众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启玄、文德走还汉中。
兴安二年,宋遣萧道成等入汉中,别令杨文德、杨头等率氐、羌围武都。豹子分兵将救之,闻宋人增兵益将,表状求助。诏高平镇将苟莫干率突骑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为尚书,出为内都大官。宋遣其将殷孝祖修两当城于清东,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击之,不克。诏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助击之。宋瑕丘镇遣步卒五千助戍两当,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其免者千余人而已。既而班师。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寻以前后战功复擢为内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赠淮阳王,谥曰襄。子道明袭。
(选自《北史》,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B.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C.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D.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侯”“公”“王”都是古时的爵位封号,其中“王”为最高爵位。
B.“徙”表示官职的调动,“徙于统万”指将皮豹子调到统万去任职。
C.“赠”表示朝廷对已逝官员的职位或爵位进行追封,如赠太子太保。
D.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如“真君”“兴安”等,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皮豹子少有武略,被皇上器重,多次授官封爵,号“征西大将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
B.皮豹子骁勇善战,被派往仇池镇守的宋将胡崇之听说他率领官军西进,恐惧不敢前。
C.皮豹子拙于言词,不善辩论。仇池之围解除后,他想退兵,但被古弼用语言说服而放弃。
D.皮豹子作战稳健,在武都之战中,宋人增兵益将,豹子向皇上请求增援,以保证取得胜利。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
(2)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12.13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元·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12.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的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5分)
13.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4.依据提示写出相关名句
《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树木茂盛,流水明净的两句诗是:①,②。
《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③,④。
《陈情表》中,李密形象地刻画自己年幼时孤独寂寞、凄怆无依的句子是:⑤,⑥,⑦,⑧。
《逍遥游》在论“小年”时,指出有的生命短暂得不足一月或一年的句子是:⑨,⑩。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丢了,并且丢了往往还不知道。加之这个世界像决了堤的围堰,沉渣泛起, ,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没那么容易。我们处于社会裂变的节点上,好坏、优劣、善恶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恶习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实。古人说,( )。积累善行如用锹垒土,一点一滴进行,形成的大山才会 ;而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松一下,恶就是离弦之箭, 。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过去的规矩一定很老,老到无从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告诫说。即使鲁班那样的好木匠,没有尺子和圆规也没有办法画出方形和圆形。继而我想,今天随处可见的这么多的好家具,它们的存在关键还在于曲尺和圆规最初制定了规矩。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鱼龙混杂 日久天长 一发不可收 归根结底
B.鱼目混珠 海枯石烂 一发不可收 归根结底
C.鱼龙混杂 日久天长 一发不可收拾 追根溯源
D.鱼目混珠 海枯石烂 一发不可收拾 追根溯源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纵恶如弯弓,积善似垒土 B.积善似垒土,纵恶如弯弓
C.积善似弯弓,纵恶如垒土 D.纵恶如垒土,积善似弯弓
17.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结果,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检验。
B.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
C.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
D.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磨合,这“老”是文化的检验,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
18.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成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示了诚挚的祝福。
B.淮海路上一家手机店正在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了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1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山和海,一个坚实,一个柔软;一个气定神闲,一个波涛汹涌:它们都是博大精深的教科书。
材料:
现实 阴影 小草 理想 阳光 大树
实在 虚幻 天上 地下 高大 矮小
翠色盎然 远在天边 驱散阴霾 鲜绿娇弱 近在咫尺 带来阴凉
美化人间的天使 生活的必需品 人生腾飞的翅膀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逆水而游的鱼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小和尚满心的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可以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C 2.B 3.B
4.A [B项“不愿意占人便宜”一句臆断。C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错。D项背粮回来累倒的是白孝义,不是孝武。]
5.(2+2+2)①想及人生的艰苦和长子孝文的败家,心中感慨怨愤。②用“钱匣匣儿”的故经教育孝武,希望他能从先祖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能像“老二”那样勤劳持家,光耀门楣。③看到孝武心有触动后很欣慰,对孩子怀有殷切的希望。
6.(3*(1+1))①沉默寡言;②好学上进(爱好读书亦可);③吃苦耐劳;④抗争命运;⑤心怀感恩(知恩图报);⑥勤俭持家;⑦不忘根本。(任意三条即可,但必须要有分析)
7.(2+6)(示例一)有存在的意义。“钱匣匣儿”所警示的: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和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些精神和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仍然应该保有它们,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示例二)没有存在的意义(过时)。“钱匣匣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故事警示后人的那种靠过于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重心放在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上。
8.B
9.B [文中“徙”是流放之意。]
10.C [“皮豹子拙于言词,不善辩论”错,原文“豹子次下辨”意思是皮豹子驻军在下辨。]
11.(1)杨文德弃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虏了杨文德的妻子儿女、僚属以及嫁给已故的武都王(杨)保宗为妻的(北魏)公主,并将他们送往京城。
(2)在此之前,黄河西部几个胡人部落遁逃避命,皮豹子追讨他们,无功而返,又因此而被免官。
翻译:
皮豹子,渔阳人。少年时代即有军事才能。(北魏)泰常年间,任中散。魏太武帝(拓跋焘)时,任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授官选部尚书。后来又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晋爵淮阳公,镇守长安。后因盗取官家财产,被流放到统万。(太武帝)真君三年(442年),(南朝)宋的将领裴方明等人侵犯南秦王杨难当的辖地,攻陷仇池。太武帝征召皮豹子,恢复其爵位,不久,拜授他为使持节、仇池镇将,督领关中诸路军马,与建兴公古弼等人分统诸将,兵分十路并进。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正月,皮豹子进击乐乡,大破敌军。宋派遣秦州刺史胡崇之镇守仇池,(胡崇之军马)到汉中,听说魏军已向西而来,心生恐惧,不敢前进。皮豹子与司马楚之到了浊水,击败擒拿了胡崇之,尽俘其部下,仇池被平定。没多久,众氐人又推举杨文德为首领围攻仇池,古弼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当时皮豹子驻军在下辨,听说围势已解,想回师。古弼派使者对皮豹子说:“敌人以其负败为耻,必定要寻求报复,不如现在就派兵与之对阵。”皮豹子觉得有道理。不久被任命为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爵等照旧。宋又派杨文德、姜道盛侵犯浊水,另派将领青阳显伯据守斧山以迎击皮豹子。浊水城士兵射死姜道盛。皮豹子到了斧山,斩杀青阳显伯,全部俘虏了他的士兵。
当初,南秦王杨难当归顺朝廷,(皇帝)下诏送杨氏子弟到京城。杨文德以行赂得以留下,逃亡汉中。宋封杨文德为武都王,让他据守葭芦城,招诱氐、羌人入伍。于是武都、阴平五部氐民反叛响应杨文德,皇帝下诏让皮豹子讨伐。杨文德领兵固守天险以阻挡皮豹子。杨文德将领杨高前来投降,杨文德弃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虏了杨文德的妻子儿女、僚属以及嫁给已故的武都王(杨)保宗为妻的(北魏)公主,并将他们送往京城。宋朝的白水太守郭启玄率部解救杨文德,皮豹子大破敌军。郭启玄、杨文德败逃汉中。
兴安二年(453年),宋朝派其将萧道成等人进入汉中,又令杨文德、杨头等率领诸路氐、羌人马围攻武都。皮豹子分兵准备救援,听说宋人增加了兵力将领,(皮豹子)上表请求援助。皇帝下诏让高平镇将苟莫干率领突骑二千人前往,萧道成等人才撤退。帝诏征皮豹子为尚书,出任内都大官。宋派将领殷孝祖在清水以东修两当城以威胁魏之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攻打他们,没有取得胜利。皇帝诏皮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人助其攻击。宋朝的瑕丘镇派五千步兵帮助戍守两当,皮豹子大破敌军。皮豹子追到城下,免死难的只有一千多个人而已。不久皮豹子班师。在此之前,黄河西部几个胡人部落遁逃避命,皮豹子追讨他们,无功而返,又因此而被免官。不久又因为前后所立的战功,重新被提拔为内都大官。
去世时,魏文成皇帝追挽他,追赠他为淮阳王,谥号为襄。儿子皮道明承袭他的爵位。
12.词人和故人的动作:拜访、谈话、离座、并肩、散步、赏花
表现的情趣:微雨中闲谈散步的轻松喜悦
13.“湿”字渲染了细雨霏霏、冷清伤感的环境氛围
结句表达了词人和故人身在山野、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
14.略
15.C 16.B 17.C 18.C
19.现实和理想,一个实在,一个虚幻;一个近在咫尺,一个远在天边:它们都是人生腾飞的翅膀
阳光和阴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驱散阴霾,一个带来清凉:它们都是生活的必需品
大树和小草,一个高大,一个矮小;一个翠色盎然,一个鲜绿娇弱:它们都是美化人间的天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