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08: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4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哪里来呢?
海尔蒙特的实验
海尔蒙特的实验有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
结论: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里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
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阳光和有机物的形成有关系吗?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提出问题:
阳光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系吗?
作出假设:
阳光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系。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叶片部分遮光处理后光照3~4h
酒精脱色
清水冲洗,滴加碘液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植物为什么先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在自身的生命活动中消耗掉,另一部分被输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储存或利用。确保实验时测到的淀粉是叶片新制造出来的,使得实验结果更科学。
为什么把叶片部分遮光?
作对照,保证光照是这个实验中的唯一变量。看看叶片有光照的部分和无光照的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有机物。
为什么要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叶片的绿色会影响观察,蓝色与绿色相近,不易观察。
为什么用酒精脱色而不用水呢?
叶片中的色素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酒精。经过脱色,易于观察到叶片颜色的变化。
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因为酒精是易燃品,也容易挥发,直接加热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
洗去酒精,减少对滴加碘液的干扰。
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检验实验中是否产生了淀粉这种有机物
滴加碘液后变蓝
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结论:
实验现象记录:
植株的部位 现象
叶片未遮光部分
叶片遮光部分
植物光合作用只合成淀粉这一种有机物吗?
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其他有机物
是从哪里来的呢?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肪等
其他有机物。
思考: 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遭遇阴雨天气会减产。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因为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家养的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遭遇阴雨天气就会减产。
运用:
光作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的利用率呢?
合理密植
间作
套种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储藏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也是动物和人所需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地球上70%的氧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氧气到哪里去了呢?
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去哪里了呢?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这些能量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也都是植物亿万年前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
光合作用对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发展和繁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对于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结:
我们来归纳: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中的变化:

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化学能
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两个转化:
1、物质转化过程: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能量转化过程: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