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节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与酶促反应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授课班级:明德中学高一年级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说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2 举例说明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3 说明酶的本质;
4 概述酶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2 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阅读酶的探索历程,认同以下观点:
1 只有不断的进行艰苦的、无私的努力和奉献,才能与真理靠近;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怀疑中前进的。
通过资料酶与疾病的学习,激起同学们对酶缺陷的患者的同情,同时怀揣对生命的热爱,并认同以下观点:
①生物科学与我们很靠近,就在身边,学好生物能解决实际问题;
②生命、时间可贵,只有不断的发光发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2、 教学重点:
1、 酶的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
3、 教学难点:
1、 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的;
2、 实验变量的控制;
4、 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
2、 分组讨论法
3、 图像展示法
4、 启发教学法
五、教学思路:
引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导入酶及其大概的作用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提出为什么?
学生分析和提出观点;
1 酶具有催化作用
2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3 引出高中实验变量及变量的控制
总结:酶的本质
情感树立:科学是在 不断的探索和艰苦中进步的
情感树立:生命、时间
可贵,只有不断的发光发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6、 教学过程:
模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
(1)教师展示图片1
同学们,图片上有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衣服脏了,怎么办呢?
(2)学生观看广告:白猫加酶洗衣粉
(3)教师设疑引入新课:为什么酶有这样神奇的功效?酶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什么?
模块二:突破重难点,共同实验探究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和来源
设计意图: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2 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
3 通过看活化能部分知识以及flash的观看,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识图总结的能力。
师生活动:
1、细胞代谢的概念
教师展示图片:叶的光合作用,人的呼吸作用。提问什么是细胞代谢?
学生提炼概念关键词:“细胞中”,“化学反应”。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1) 学生回顾H2O2 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2) 化学上我们如何将H2O2 分解呢?、
展示:①加热
②用Fe3+做催化剂
细胞里不可以加热,也没有更多的三价铁离子做催化,如何分解呢?
(3) 展示:用双氧水擦伤口时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H2O2→ H2O+O2
伤口那里有什么?过氧化氢分解的那么快?
过氧化氢酶
Fe3+和过氧化氢酶作用一样吗?
(4) 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5) 展示表格分析,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对照组 实验组 说明
1 2 3 4
一 H2O2浓度 3% 3% 3% 3% 无关变量
剂量 2mL 2mL 2mL 2mL
二 温度 常温 常温 常温 90 ℃ 自变量
试剂 2滴清水 肝脏研磨液2滴 2滴FeCl3 肝脏研磨液2滴
结果 气泡产生速度 无 慢 较快 无 因变量
结论 123比较,Fe3+和土豆产生的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过氧化氢的作用,但是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较高;②124比较,只有活细胞才能产生过氧化氢酶(生土豆) 酶来自活细胞。③900的高温会是过氧化氢酶失效。
教师活动:(1)分析实验设计的特点:提出实验的对照原则
(2) 问题设计:如果把2组反应时间设计为10小时,把3组反应10s,会出现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提出单一变量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活化能与化学反应”(1)展示Flash,和相关图片
通过分析对照实验,详细比较四种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差别的内因,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并总结出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原理。
问题设计:1、为什么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会这么高?因为酶能大大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什么是活化能呢?板书
模块三:酶的本质
设计意图:阅读文字,观看纪录片,总结酶的本质和概念。
情感树立:科学是在 不断的探索和艰苦中进步的;
情感树立:生命、时间可贵,只有不断的发光发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活动:(1)我们现在知道了酶的作用,那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唾液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发生了紫色络合反应,你觉得酶是?
(2)其实探索酶的本质的道路可比我说的这个要艰辛,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只有不断的坚持喝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
学生活动:(1)观看纪录片:“酶的发现”
教师活动:(1)酶化学本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探讨,提高学生对资料的关键信息的检索能力。板书
(2)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酶是什么?能给酶下个定义吗?
学生自主总结。
回忆整节课内容。
教师展示:图片(白化病病人和正常人)
实例展示说明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酶,生物将不能生存好,或者无法生存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酶与酶促反应
1、 新陈代谢:生物体无时无刻有序的进行的生化反应的统称。
2、 酶的作用:催化作用
3、 来源:活细胞
4、 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5、 酶的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八、 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出现,给当代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航标,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向45分钟要效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对于这节课整体来说归纳为一下几点:
第一、整体来说,学生还是有兴趣的,同学们知道要做实验和用多媒体时都很兴奋,听起课来也很精神,我尽量的把课程设计的简单直观。
我用了一个很形象的flash讲解活化能部分,学生接受很容易,也很有兴趣,一个个都面带笑容,特别感谢现在网上的很多老师的无私奉献。
第二、新课改要求教师“授之以渔”,所以在课上,我尽量的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思考是未来之门的钥匙,我想我会继续这条路子走下去。
我请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帮我看过课件和教学设计,老师的意见是课程内容如果要深讲的话多了,所以我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度的调整,在本课中适当的调整了实验的变量把握部分的时间,把重内容放到下一个课时,本节课适当的点拨。
第三、争做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望得到指导和肯定。
我想这堂课应该不是尽善尽美的,以后我会再改进,比如增加学生实验,比如像发展史,能找些历史纪录片,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敬畏和科学的追求热情。
虽然我的力量是薄弱和有限的,但我会继续努力的去丰满自己的羽翼,跟上新课标的步伐,托起更多的新芽,向高等学府输送更多自主创新的学生。
回顾生命系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H2O2 的分解实验,探究之前对酶的作用和来源假设是否正确;
实验讨论并由各组提出本小组的观点
阅读资料,观看酶的发现史纪录片
由学生总结老师引导:酶的概念
观看酶缺陷疾病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