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
学习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7世纪,海尔蒙特的实验
2.3kg
90kg
76.7kg
89.94kg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2.海尔蒙特得出什么结论?
说一说
想一想
请描述该实验的过程
1.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3.如果你是海尔蒙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万物生长靠什么?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阅读课本P53-54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方法:
1.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3.剪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掉黑纸,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5.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54页的表格中
1.暗处理
目的:
使叶片内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2.对叶片进行部分要遮光
怎样遮光:
目的:
进行对照
在叶片上、下两面覆盖相同形状的不透光的纸片。
3.光照
目的:
注意:光照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积累的淀粉太少。
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让淀粉在叶片细胞中重新积累。
4.酒精脱色
让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显色更明显。
目的:
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
酒精脱色到叶片呈现黄白色
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防止酒精沸腾伤人
5.滴加碘液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酒。
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滴加碘酒的目的是什么?
洗去酒精,便于显色.
为了证明是否产生淀粉.
具体过程:
6.显色
具体过程: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蓝,还是黄白色.
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1)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
实验现象:
结论:
变蓝(有淀粉产生)
不变蓝(没有淀粉产生)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淀粉)
植株的部位 实验现象
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叶片遮光的部分
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会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实验中叶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制造有机物,说明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不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
思考与讨论:
完成下列概念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水
有机物
叶绿体
(贮藏能量)
光照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
叶绿体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 中把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中,并且放出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
绿色植物有哪些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绿色植物?
巩固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 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同时能够释放出 。
光合作用
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
收获平台
本节知识结构
1.海尔蒙特实验
2.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过程
结论
3.光合作用公式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