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09: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开启化学之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初步认识化学符号及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掌握化学学习与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情境引入→介绍讲解→复习讨论→练习提高。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



入:
(展示)“我们恨化学”这则法兰琳卡广告视频。
(提问)你们恨化学吗?
(回答)学生各抒己见。
(讲解)我们姑且不谈这则广告的伪科学性。可是,我却明明白白地知道,如果没有化学,我们必将食不果腹;如果没有化学,我们必将衣不遮体;如果没有化学,我们人类的寿命也许不到现在的一半;如果没有化学,……的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和化学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们说说,化学,这个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它呢?孩子们,你们想学好化学吗?你们知道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吗?本章内容将指导我们如何去学习化学。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二、





习:
(复习)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讲解)本章内容将告诉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首先,我们来回顾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板书)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2、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问)那么,化学又研究些什么呢?
(板书)二、化学研究些什么?
(讲解)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板书)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强调)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
(讲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注意)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强调)只有纯净物才能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讲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板书)3、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注意)性质决定用途。反过来,用途又体现着性质。
(提问)那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呢?
(板书)三、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讲解)为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我们需要借助于化学实验。
(板书)1、进行化学实验:
(讲解)的确,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当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
(板书)(1)认识常用仪器:
(讲解)在正确选择好化学实验仪器之后,我们就要动手操作实验了。为了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与正确性,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板书)(2)学会基本操作:
①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滑”;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仰小俯大”(谐音:羊小腹大)。
②物质的加热:“两查,两禁,一不可”。
③仪器的洗涤:
(讲解)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常常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物质,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板书)2、进行科学探究:
(讲解)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
(板书)步骤: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讲解)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科学家们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
(板书)3、使用化学符号:
(讲解)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的符号就叫做元素符号。
(板书)(1)元素符号:
(讲解)关于元素符号,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中考考点。首先,要求大家必须记住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其次,还要注意各种元素在地壳中、海水中、人体中含量的高低顺序。最后,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也要求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提问)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什么?
(回答)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讲解)谐音:养龟驴缺钙。
(追问)在人体中各种元素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在人体中,各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O),碳(C),氢(H),氮(N)
(讲解)谐音:羊弹琴,你这不是胡扯淡吗?
(追问)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回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讲解)谐音:嫁给那美女,心贴惜钱轻,同共赢薄金。
(过渡)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国际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就叫做该物质的化学式。
(板书)(2)化学式:
(学生练习)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干冰_____ 水银_____ 食盐_____ 酒精_____
(2)烧碱_____ 纯碱_____ 熟石灰_____ 生石灰_____
(3)苏打_____ 小苏打_____ 理想的“绿色能源” 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_____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_____
(5)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 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_____
(参考答案)(1)干冰(CO2)水银(Hg)食盐(NaCl)酒精(C2H6O)
(2)烧碱(NaOH)纯碱(Na2CO3)熟石灰(Ca(OH)2)生石灰(CaO)
(3)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理想的“绿色能源”(H2)
(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5)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
(教师)进行点评。
(过渡)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叫做化学方程式。
(板书)(3)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三个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锈(要求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6)工业上选用赤铁矿(或磁铁矿)冶炼铁的主要原理(要求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 MnO2△= 2KCl+ 3O2↑
(2)Zn + H2SO4 === ZnSO4 + H2↑
(3)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Ca(OH)2 + CO2 === CaCO3 ↓ + H2O
(5)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6)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Fe3O4 + 4CO =高温= 3Fe + 4CO2
(教师)进行点评。
复习学习化学的重要 性
复习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三、
课堂
总结、
点评: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师)进行点评。
(讲解)通过本节课的系统复习,我们更加明确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以及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将化学上、下两册书上出现的所有化学方程式整理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 力
四、



计:
复习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二、化学研究些什么?
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三、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进行化学实验:
2、进行科学探究:
3、使用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
(2)化学式:
(3)化学方程式:
五、



思:
教学自评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帮淳朴善良的农村孩子。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许仅仅是:如何使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为此,为人师的我,十余年来,从未曾懈怠过。平时,我苦心钻研,力争让我的课堂变得活而不乱,让我所讲授的内容变得人人易懂。所以,每每遇到需要特别记忆的重、难点知识时,我都会想方设法自编一些“谐音”来帮助孩子们加强记忆。
首先,在我的这份《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教学设计中,就或多或少体现了我的教学思路。例如,当复习到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低顺序“氧、硅、铝、铁、钙”时,我就教孩子们这样去记忆“养龟驴缺钙”。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开怀大笑中牢牢记住它。而且,无论何时,只要这个知识点遇在考试中,我也相信孩子们肯定会应对自如。当然,在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类似这般自创的“钱氏”记忆法更是举不胜举。
其次,我认为自己的这份《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比较严谨,知识衔接比较紧凑。作为新学科的启蒙课,更是通俗易懂。
第三,我的这份《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教学设计,完完全全源自于我本人的设计思路,丝毫没有任何“偷袭”嫌疑。
可话又说回来,我的这份《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教学设计,在各位专家看来,也许很一般。甚至,还有可能“漏洞百出”。更何况,也似乎脱离了主题——没有按照复习课的要求,进行繁重的习题训练和考核。但是,我还是想借此平台,展示我的这份教学设计。因为,我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下,能将我的这份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
敬请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