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09: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
2、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 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分子的性质。
教学重点:
认识微粒的性质,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过程:
小测试导入
1、氧气(O2)能帮助 ,二氧化碳(CO2)不能 也不能 ,水(H2O)通电的文字表达式是 。为什么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一样?
新课导学
一、微粒的性质
1、你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认识?
认识① ;例子 ;
认识② ;例子 ;
认识③ ;例子 ;
实验探究一 微粒的运动性
实验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象:酚酞试液 ),再向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现象:酚酞试液 )。
实验2:按下图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现象:
烧杯A ;
烧杯B ;
烧杯C ;
实验结论:

烧杯C的作用 ;
小结
1、上述实验说明了微粒在不断运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微粒的速度 与 有关);
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如 、 、 等。
实验探究二
实验1:在下图3所示装置中,加入水和酒精,塞紧橡皮塞,在液面处作好标记,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口,上下颠倒装置,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静置。现象 ;该实验中,在细玻璃管中观察液面变化的好处是 ;
实验2:
a取两只塑料瓶,一只空的,另一只装满水,盖紧瓶盖,分别用力挤压瓶子。现象 ;
b.如图用两支大小相同注射器
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手指顶住注射器的小孔将 栓塞慢慢推入。易被压缩的
是 。
小结:
1、上述实验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 ;
2、构成水的微粒间空隙 ,空气的微粒间空隙 。所以易被压缩。一般而言,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微粒间空隙 ,不易被压缩;气体物质的微粒间空隙 。易被压缩
阅读课本64-65页,完成下面问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
2、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如干冰由 构成,金刚石由
构成,铜由 构成,食盐(氯化钠)由 构成。
3、水由 构成,氢气由 构成,氧气由 构成,二氧化碳由
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测一测
1、水结成冰是由于 ( )
A.微粒运动停止了 B.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 D.微粒本身变小了
2、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微粒间有间隙的是 ( )
A.大米中掺入黄豆 B.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C.砂糖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D.气体能被压缩
3、已知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台上。
⑴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10~15滴),A的名称是 。
⑵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 。
⑷某同学实验后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棉花却变红了。你认为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