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给学生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2)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的关系,认识其对人类的利与害的两面性,确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2学情分析 评论
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内容,这为接下来学习细菌的结构做了相关的知识上的铺垫。但由于细菌形态非常微小,对于学生来说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图片,采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重点难点 评论
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细菌 评论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水果腐烂的过程》让学生思考问题
1、“导致水果腐烂的罪魁祸首是谁?”
2、“你对细菌的了解有多少” 进入新课。
活动2【讲授】细菌 评论
教学过程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用2min的时间预习课本。
(一)细菌的形态特征
1、细菌大小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生活的空气中、课桌上、衣服上、甚至连我们的手上都有细菌,你相信吗?让学生看自己的手,能不能看到细菌,为什么?引出细菌非常小,并展示图片“针尖上的细菌”,让学生体会细菌的大小:十分微小,一粒小米=10亿个细菌。
设计意图:通过“针尖上的细菌”图片,体会细菌的大小
2、细菌形态
教师活动“展示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形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将是相同形态的细菌归为一类
学生活动:归纳细菌的形态,总结细菌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了解细菌的形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细菌的结构特征
活动一:识记细菌结构
通过回忆动物细胞有不同的形态,但是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引出细菌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那结构是怎样的呢?
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识记细菌结构,完成导学案活动一
2、同桌之间相互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3、根据结构推测其功能。
互动交流:
1、展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学生代表说出细菌结构。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并推测其功能。教师强调:荚膜和鞭毛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所以为特殊结构。
2、回顾之前讲过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思考细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提出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体。
课件展示自学任务,明确学习要求,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大概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二:比较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教师活动:回顾之前学过的动植物细胞,请你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
展示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完成导学案活动二。
学生活动:完成导学案,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判断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最后在幻灯片上展示表格,并提出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细胞有真正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结构,而细菌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启动学生的思维。强化图文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细菌
(三)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师活动:通过之前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提出叶绿体的功能,引出像这种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获取营养的方式叫自养。以人为例,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必须依靠以其他生物为食的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1、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2、细菌以什么为食?
3、细菌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提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在了解异养的基础之上,展示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异养菌他们获取营养方式的途径有何不同?或者是从什么地方来获取营养的。通过对图片分析提出:依靠分解的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等为食的异养菌为腐生细菌。而从活的动植物身体里面获取营养的异养菌为寄生细菌。
学生思考:自然界所有细菌都是异养菌吗?提出:蓝细菌为自养菌。
最后小结细菌的营养方式。
(设计意图:细菌的营养方式抽象不易懂,通过结合之前讲的光合作用,利用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获取营养,这样的营养方式为自养。通过以温故知新的方式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四)细菌与人类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菌有的是寄生在活的动植物身体里,有的是以腐烂的动植物为食,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呢?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看那些细菌有害,那些有利。
最后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细菌对我们有利有害,我们要辩证看待它!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分析细菌的利弊,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升华情感。)
(五)课堂总结
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接着进行练习巩固,检测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最后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体现生物学价值。
(六)作业设置
设置了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结合实际生活的课外扩展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