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维护生态平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维护生态平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9 21: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
在学习中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认识草原上各种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通过学习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行动。
二、学情分析评论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生物与环境》第八课内容,整个单元的教学由8个主题组成。要求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好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进一步关注自然界的动植物,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
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因。
教学难点
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草原视频
草原的景色美吗?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草原的景色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里动物和植物又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上节课在改变生态瓶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生态瓶中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整个系统会失去平衡。我们又该如何维护大自然的生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二)食物链中的设想
1.这是老师在草原上拍的照片,你能根据这几张照片找出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吗?
生:草→兔子→鹰(板书)
2.设想一下,假如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
也许还有很多可能性。 那如果兔少了,草少了,又会怎么样呢? 每组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等下我们再来交流。
3. 生讨论
4.汇报
(三)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设想一下草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四)刚才都是我们的设想,那真实的草原有没有可能出现生物大量减少的情况呢?如果有的话是人类的那些行为造成的,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
(五)什么引发沙尘暴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人类的许许多多的活动都可能使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发一些恶劣天气。
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天气。
沙尘暴席卷之处,黄沙满天,交通受阻,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的生活。我国西北地区就常年遭受沙尘暴肆虐,主要就是因为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区草原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草原土壤沙化,在风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暴。
问:那哪些原因导致了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呢?我们可以在资料中寻找答案。
小结:北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原因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这样,人类过渡猎杀、过度开发、过度放牧等使植被减少,裸露的土地就很容易 产生沙尘暴。(图片)
(六)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赶紧讨论讨论
(七)小结:,如果我们做到了以上的倡议,小草,绿树,阳光,蓝天白云就会重新回来,就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发展十分不易,因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生态平衡,为此。国家也作出了许多努力,先后颁布了《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地球只有一个,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为维护我们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附1: 《维护生态平衡》记录单
人类哪些行为会造成以下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
附2:
小资料:
(1)在我国的北方,有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除了人类放牧的牛羊,还生活着肉食性的猎隼、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植食性的兔;还有蝗 虫、蚱蜢的昆虫,以及我们喜爱的百灵鸟,那里还生长着中药材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fà)菜等。
(2)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在北方,每年有10万只百灵鸟被捕杀。
(3)猎隼(sǔn)是中东一些国家王公贵族的宠物,一鼠为食。由于价格昂贵,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
(4)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采集发菜、甘草的现象十分猖獗,严重破坏草皮。
(5)几年来,由于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