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快乐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哦!十分钟》、《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哦!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哦,十分钟》
1.说理导入: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设问: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能看着谱唱好。?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先听钢琴弹一次,然后你们用指挥图式自学。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我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注意前奏的速度与伴奏的配置,要营造欢快的气氛。)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
10.小结:这课间十分钟快乐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大家来唱》
1.知识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你听!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1)先学唱前8小节。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2)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集中注意力,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使自己的声音溶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做好一句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在曲调二声部都非常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填上歌词,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可为了完成二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水到渠成。
8.配上打击乐伴奏。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也可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时钟”当然是二拍子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