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教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
2、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 高音时值的把握,6/8拍子轻盈、摇荡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自制小纸船
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
2/4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喵 喵 喵 喵。
公 鸡 怎 样 叫 , 喔 喔 喔 喔 喔。
教师提示旋律“上行”和“下行”的感觉。
创设情景
(多媒体屏幕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很美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繁星在广阔的夜空中闪动着,许多人都在欣赏着夜空的美景,有一个小女孩坐在窗边也欣赏着这美丽的夜空。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把她的思维也带到了遥远的夜空中,渐渐地她趴在桌上睡着了,在梦里,她开始了一个愉快的旅程!大家想知道她梦到了什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歌曲《愉快的梦》)
新课学习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及情绪。
师:同学们,歌曲好听吗?谁能说一下小女孩在梦里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复听歌曲。
师:在你感到最愉快的地方请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6/8的节奏)
6/8拍号的认识及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吗?以前我们学过的歌曲中2/4、3/4、4/4拍的歌曲比较多一些,它们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而6/8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板书:“X”——八分音符;基本节奏型是——“X X X X X X
节奏练习:
(1)6/8 X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 X ·‖
(2)6/8 X X X X︱X ·ˇX X X︱X X X X︱X · X 0︱
X X X X X︱X X X X X︱X X X X X ︱ X · X 0‖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老师现在在节奏上加上好听的旋律,大家有信心唱好吗?
6/8 X X X X︱X ·ˇX X X︱X X X X︱X · X 0︱
5 3 5 3 ︱ 5 · 3 4 5 ︱6 4 6 4 ︱6 · 6 0︱
X X X X X︱X X X X X︱X X X X X︱X · X 0‖
5 5 5 4 3 ︱ 4 4 4 3 2︱5 5 5 6 7 ︱ 1 · 1 0‖
再听旋律,感受6/8拍的旋律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随音乐旋律打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一起快乐的唱歌跳舞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个《愉快的梦》里来学习吧!
4、学唱旋律
以听唱法为主,跟唱旋律。(教师提示有连线的地方)
第二遍教师提示拍节奏跟唱。
5、填唱歌词。
师:大家想小女孩在美丽宁静的夜晚进入梦乡,摇着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大海上轻轻地荡漾,表现地是比较安静地、轻盈地意境,那么该怎样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这种意境?
结论:声音要柔和,要唱连贯。
师:让我们一起来用柔美的声音表现这安静、轻盈的梦之船!
6、歌曲处理
师:大家发现了没,歌曲的后两句是小女孩最愉快的地方,因为她发现了神奇的椰子岛,看到了美丽的金星,向人们发出了惊喜的呼喊声,该怎样表现她看到了新奇美好的椰子岛时地心情。
结论:她比较兴奋,惊奇。
师:谁能用你的声音把小朋友的心情表现出来?看到新奇的椰子岛时她的面部表情会是什么样的?来咱们一起从脸上和声音上表现出小朋友新奇、愉快的心情。
生模仿,表现歌曲。
师带领学生一起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7、表演歌曲。
师:谁能随音乐来表现一下小船摇荡时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的旋律,坐上“梦之船”去看看那神奇的景色吧!
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演唱,表演歌曲。
8、表演,评价。
生互评,师点评。表演地好的组,送上一艘“梦之船”。
课堂小结
梦想是虚无缥缈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为只有努力了,梦想才能成为现实。你们也可以折一个纸船,把你的梦想写在纸船里,放在你的书桌上,让它时刻提醒你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课后反思:
《愉快的梦》是一首轻松抒情的,有摇篮曲风格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们非常喜爱这首歌曲。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充满想像的特点,因此在我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讲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境,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
新课标指出:重视音乐审美教育,也不能忽略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这是一首6/8的歌曲,我在引导学生了解 6/8中的特点后,趁热打铁,又出示了歌曲中的后两句的节奏让学生练习,然后加上歌曲旋律,让学生熟悉音乐的主题,轻松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包括“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放在歌曲教学中,结合歌曲的旋律特点让学生理解,轻松掌握。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音乐的内涵,采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教学中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当然,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最后一环节歌曲的合作表演上,由于考虑不够周全,没有把合作要求细化,从而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分工不明而拖长了合作时间,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
因此我也从这节课总结出一点经验,就是不管上什么样的课,都要把每一个细节想好,要把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学设计中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能发挥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