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
学习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4、85页
学习目标:
1、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感知角的基本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用正确的方法指出角、画出规范的角、根据角的基本特征正确判断出角,能数出各种图形中包含的角、能用不同性质的材料做出角。
2、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比较出角的大小。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能够积极通过动手操作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教具准备:
三角尺一把,活动角一个,课件
学具准备:
一组做角材料,一张长方形的纸,一个活动角
学习重难点:
感受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用小棒搭一个三角形
师:在摆好的三角形里,任意的拿走一根,有谁认识这个图形吗?对,它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的新朋友-------角。(板:认识角)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直观认识角
(1)物体中勾勒角
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国旗、钟面、剪刀口)
(2)物体中抽象出角
师:这些角我们把它们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再看一看。
师:我们从不同的物体上得到了不同的角,那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同桌讨论讨论。指名汇报。(充分的说: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两条线。线是直直的······)
2、感受角的特征,教授角各部分的名称
(1)大家说的“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角的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出角,并且标记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指两到三名学生说一说。
贴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全班齐读。
3、指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怎样在物体中指出它们呢,看老师是怎么指角的,教师边演示边说:一个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组成了角。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指一指我们身边的角吗?指一个角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互指,指两名学生上台指一指。(注意孩子的指角方法要准确)
4、画角
师:我们也可以把指角的方法用到画角中,看老师是怎样画的,边说边示范画:一个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组成了一个角。
你会画了吗?
生独立画。展示各种不同的角,注意让学生评价学生画的作品。
5、欣赏角
师:电脑博士也画了一组角,这些角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6、判断角
师:一个班的小朋友要和电脑博士比一比,也画了一些,大家来看一下。
哪些是角?为什么?不是角的挨个说原因。
7、、数角
师: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继续用好的你们的小眼睛,数清楚每幅图里各有几个角。(打开书85页,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汇报:第一个图形指名上台数,注意指角的方法以及1个角和3个角的对比。第二个图形直接问:这个图形的叫什么名字?现在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了吧。第三个图形直接汇报就可以。第四个图形直接汇报: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这五个角在哪里。(课件演示:五个角打开)
8、做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出一个角,注意看老师的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师:小组长拿出你们组的做角工具,里面有做角的材料,发挥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材料都做成角,
指名上台演示。(注意评价孩子做成的角)
(二)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1、感受角是有大有小的
过渡语:刚才老师看有小朋友用吸管对折形成了一个角,我们都来折一折,好吗?
和老师一起来动动,角变得怎么样了?(大)角又变得怎么样了?(小)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两条边慢慢张开,角就越来越大,两条边慢慢靠拢,角就越来越小,
引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老师手中有个角,你能变的比我这个角大吗?
再变一次,你能比我这个角小吗?
2、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三、拓展练习
我们来玩个“剪角”的游戏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会剩下几个角呢?
1、猜想。
2、动手验证。
3、学生汇报:角对边剪,角对角剪、边对边剪。
四、全课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