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语文
人教·九年级(上册)
人教·九年级(下册)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积累文言文知识,掌握“之”“其”“而”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积累常用文言句式。
熟读全文,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鲜明地表现各自性格特点的写法。
体会唐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的说话技巧,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精神品质。
课时目标
学情
诊断
情境导入
刘向(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籍贯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学情
诊断
作者简介
学情
诊断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唐雎( ) 怫然( )
韩傀( ) 免冠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以头抢地( )
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
jū
fú
náo
guī
xiǎn
gǎo
yōng
qiāng
自主探究
通假字
① 秦王不说
② 故不错意也
③ 仓鹰击于殿上
疏通文意
(说,同“悦”,高兴)
(错,同“措”,放置,安放)
(仓,同“苍”,青色)
自主探究
古今异义
① 虽然,受地于先王
疏通文意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自主探究
③ 长跪而谢之曰
疏通文意
② 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只,仅仅。今义:徒弟;学生;空的。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自主探究
词类活用
①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 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扩充。
疏通文意
自主探究
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疏通文意
自主探究
疏通文意
惠
大王加惠
(恩惠)
汝之不惠
(同“慧”,聪明)
自主探究
疏通文意
重点句子翻译
①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他)是在轻视我吗?
②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自主探究
③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
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披文入情
唐雎出使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译文:秦王以易地为诱饵企图吞并安陵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国危在旦夕。
合作探究
唐雎是怎样不辱使命的?
第一回合(第2段):唐雎义正辞严地驳斥秦王“轻寡人”的说法。
披文入情
第二回合(第3段):唐雎以布衣之怒与秦王天子之怒相对并挺剑而起。
第三回合(第4段):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点明主题。
合作探究
归纳秦王和唐雎的形象
秦王是一个盛气凌人、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外强中干、前倨后恭、色厉内荏的封建君主形象。
披文入情
唐雎是一个不卑不亢、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正气凛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外交家形象。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请广于君( )
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 )
检测小结
解释加点词语
交换
只是
扩充、增广
愤怒的样子
检测小结
以头抢地尔( )
皆布衣之士也( )
仓鹰击于殿上( )
休祲降于天( )
撞,碰
同“苍”,青色
平民
吉祥
检测小结
天下缟素( )
长跪而谢之( )
寡人谕矣( )
徒以有先生也( )
穿白色丧服
明白,懂得
道歉
只,仅仅
检测小结
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②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即便如此,(但是我)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愿意终身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检测小结
③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④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检测小结
⑤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课时小结
唐雎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斗争经过
抵制骗局
反击护国
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取得胜利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