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2页例3。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例1、例2的学习,认识了“倍”,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建立“倍”的模型。
(三)学习目标
1.在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用“线段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
2.借助线段图,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学会看线段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先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摆2个4根。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 )个2根,是( )根。
(3)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了( )个3根,是( )根。你有什么发现?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1)看图列算式
①????????????
②
(2)说一说 填一填
① 6个5是( ),2个7是( )。
② 40÷5=( ),因为40里面包含有( )个5,所以40是5的是( )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课的学习找到着眼点,对乘法意义和倍的关系进行回顾,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探究的“起始点”。】
2.问题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有关“倍”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例题探究。
①阅读理解
课件出示主题图,自己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②尝试解答。
学情预设:象棋的价钱是32元,算式:8×4=32(元)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
③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尝试独立画图分析这道题目。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研究要论画图的方法,怎样画图能简洁、清晰地表示这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④小结画线段图的方法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旗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是军旗的4倍”,连续画出4段大约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来表示象棋的价钱。(标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⑤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4=32(元)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算式的意义。
板书:求8的4倍是多少??求4个8是多少? 8×4=32(元)
⑥回顾反思 怎么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
32元正好是8元的4倍,所以解答正确。
【设计意图:线段图虽然是用几何线段直观表示出数量关系,但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学生经历了从形象的实物图过渡到抽象的线段图的过程,在分析讨论中感受到线段图的简洁和作用。通过线段图直观感受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变式练习。
①毽子的价格是5元,跳绳的价格是毽子的3倍。请你画线段图表示这两种数量关系,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跳绳多少元?)
独立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解答。同桌互相交流线段图画法,全班反馈。(板书:求5的3倍是多少??求3个5是多少5×3=15(元))
②拍手游戏:
老师先随机拍手几下,然后学生拍老师的2倍下,拍老师的3倍下,拍老师的5倍下……
③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1份量( 标准量)×倍数=比较量
【设计意图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建模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从以上层层推进的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线段图的分析理解,在比较、归纳中逐步抽象出这一模型。这个过程不仅清晰地让学生体会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3.巩固应用 提升能力
(1)下面哪一个线段图是正确的?
(2)练习十一第5题(课件出示)
(3)填空
【设计意图:两道练习设计突出思维渐进性。第一题让学生会看示意图和线段图结合的图示,提高自己的审题、读图能力,逐步学会看和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培养几何直观;第二题在同一题型中让学生完整叙述关于倍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4)练习十一第7题(课件出示)
①李芳踢的个数是王平的几倍?
②刘梅踢的个数是王平的2倍。刘梅踢了多少个?
③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列除法算式解决这类问题方法虽然不困难,但仍然需要大量具体事例进行比较、思辨、建模,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逐步内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变式练习中,不断引发认知冲突,刺激审题的严谨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直观到分析推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实物表征、操作表征、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到符号化的算式表征,探究解决问题的本质。】
4.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利用线段图,进一步明确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课时作业
题号1:
答案:24 15
解析:【考查目标2】
题号2:看图列式。
答案:9×3=27(元)
解析:【考查目标1、2】首先要看懂图,知道闹钟的价格是文具盒的3倍,再求9元的3倍是多少。
题号3:动物园里有8只孔雀,猴子的只数是孔雀的6倍。猴子有多少只?
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
答案:8×6=48(只)
解析:【考查目标1、2】
题号4:芳芳今年7岁,姨妈今年的年龄是芳芳的5倍还多5岁。姨妈今年多少岁?
答案:7×5+5=40(岁)
解析:【考查目标2】变式练习,先求出7的5倍是35,再加上5岁等于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