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6: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的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地的气温,发现零度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再通过读、写零下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体会负数负号的特征,从而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负数。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负数,所以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认读和比较,避免过早地研究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通过借助温度计或生活经验,学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并初步感知温度背景下的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 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感受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读写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调查各个城市的温度,简易温度计一支。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直直一条小红河,
河水从来无浪波。
天热水位就上涨,
天冷必定往下落。
板书课题《温度》
探究新知
师:说到温度我们平时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最多,每天我们都可以收看到。(生回答)
请同学们播报北京的天气预报,“今天北京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2℃”同时纠正学生读的错误。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要表示一下5℃,和零下2℃,应该怎样表示呢?昨天我已经发给大家了预习学案,你们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由此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师:老师让你表示零下15℃.(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播报了北京的天气,现在再请同学们播报一下其他城市的天气预报。
(进一步的纠正学生的读与写。)
师:老师想问一下0℃,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介绍0℃是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在0℃前不需要加正负符号。
师:在读法和写法上大家介绍的非常清楚,现在老师想出一题考考大家,-3℃表示的意义。(生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感受一下0℃,比这个还要低3℃呢?(做动作)。
师:在天气播报站我们收获了很多温度,现在让我们去一下温度加工站,这里有很多温度,请同学们进行一下分类?
3℃、5℃、6℃、5℃、------零上温度。
-2℃、-12℃、-20℃--------零下温度
0℃是温度的分界点。
师:这些温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师问谁来介绍一下温度计?以及如何来读温度计?
这时老师出示黑板上的温度计,先不要标出温度,让学生标出5℃.
从而让学生感受温度计0℃的重要性。
师:那么我们下面到温度高低站看一看,我们已经给出四组温度的比较大小,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答案,同时让同学们说出比较方法。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出来吗?
三、小结
这节课从温度里面你们学到哪些知识?
四:板书
零上5℃ +5℃或5 ℃ 读作:正五摄氏度或5℃
零下2℃ -2℃ 读作:负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负数,所以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认读和比较,避免过早地研究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好基础,本节课我紧扣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动画课件、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手段,让学生认识温度,感受温度在0℃以下的冷。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在设计中创造性地把握教材,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为了让孩子们能对零下温度和零上温度有更深入的认识,制造了简单实用的教具“温度计”,帮助使孩子们理解零下温度。注重孩子们的经历,体验和发展。尽可能地让学生们操作,使学生能直观地学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潜意识中学习数学的本能和欲望。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正负数的大小   通过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情境图,运用比较认识的方法,组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领悟出零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在比较两个温度高低的时候,我让学生借助温度计、具体情境及与0℃比较等方法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先分别与0℃比较,看哪一个温度比0℃低得多,哪个温度就低。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结合温度,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每天天气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了解各种天气情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广播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中了解。①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下自己喜欢的城市的天气气温情况,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负数的引入积累素材,更可以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的调查结果及调查方法,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同想法,规范了温度的读法写法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