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
课题名称:《正负数》
执教者:刘波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小学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9——92页
教材分析:
《正负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的负数》的第二课时。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感受正、负数及0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读写方法,并形象而生动地感受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本节课学习《正负数》较为轻松有趣,但应用正负数解决、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问题解决:综合运用正、负数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点:
(一)教学重点: 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难点: 感悟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三)教学关键: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记录表,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知:
(一)课前游戏:
师:1、同学们课前咱们来个热身,“剪刀、石头、布”的游戏都会完吧,那就听清要求:每次赢者得10分,输者扣10分,共划三次拳,看谁是赢家。
2、哪个同桌说一下刚才的比赛结果?(结果不是统一的)
(二)谈话导入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刚才的比赛结果记录,要准确简洁,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
生展示
师:我选取了部分同学的记录单,一起来欣赏一下,也许里面就有你的想法。
师:(在投影上展示第一种情况)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这样记录不能让别人看出是得分还是扣分。
师: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需要怎么样?
师:还有的同学是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的。(投影展示第二、三种情况)
师:这是哪位同学记录的?快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太了不起了。知道吗?你们用的符号跟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大家也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
生1:意思很清楚。
生2: 很简单。
师:现在的人们就用这种形式来区分!意义相反的两个量
老师从你们的记录中选几个数写到黑板上
师:很明显,这里用到的加、减号和以前的意义不一样了
生:“+”叫正号,“-”叫负号。
师:+10读作正十 -20读做负二十
生读
师:刚才的比赛结果你能再读一下吗(充分读)
那么,象+10,+30, +20……我们说是 正数
-10,-20,-30 ……我们说是 负数
(三)了解史料
师:对正负数的认识,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师:(利用课件在背景音乐下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古代的人真聪明。
生2:我觉得咱们中国特别了不起。
师:看的出来,同学们都在为祖先、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其实同学们也非常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家就想到了文字呀,符号呀这么多种方法,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正负数一直沿用至今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
生:电梯、冷库、冰箱、存折……
二、生活中的认识负数
(一)生活应用
师:刚才我们对正负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时候需要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呢,想不想再了解一下?(想)
1、记一记
师:(利用电脑课件,出示练习)三组信息你能用正数记录吗?每张卡片只写一个数,写好后同桌交流
1)、公交车在望江公园车站
上车8人,记作( )人,
下车10人,记作( )人。
2)、淘气的数学作业,
做对4道,记作( )道,
做错2道。记作( )道
3)、大连12月13日天气预报
最高温度零上1℃,记作( ) ℃
最低温度零下6 ℃,记作( ) ℃
生汇报师引导1、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两种记录方法都可以
2、负数前面的负号不可以省略
师:观察这些信息有什么发现
生1、上车、对、零上都用正数表示,下车、错、零下都用负数表示
生2、每组信息意思相反
2、说一说
师:你也能说出这样的信息吗?同桌合作,一人说信息,一人用正负数表示
(二)意义建构:
1、大连12月13日天气预报
最高温度零上1℃,记作( +1 ) ℃
最低温度零下6 ℃,记作( -6 ) ℃
师:这里的+1 ℃, -6℃分别表示什么
生:+1 ℃比0℃高1℃,-6℃表示比0℃低6℃
师:和谁比
生:和0℃
师:那0在这正好是一个什么?
生1:中间数。
生2:分界数。
师:换一个词,“分界点”可以吗?(可以)
(师生一起说)那我们可以说,“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出示: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记作( )米,
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记作( )米。
师:+8844.43米表示什么?-155米表示什么
生:+8844.43米表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
-155米表示新疆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师:海平面在这里记作
回顾0的意义
不管是温度计里的0℃还是海平面的0米在这里表示什么呢?(表示分界)
(三)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师:我们手中有很多数字卡片,能不能边读边摆,看看分成几类
生汇报
师:再来说个数36是什么数?-,+,6.9呢?
师:说得完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省略号)
师:就听你们的。(师分别在黑板上正负数下面写出两组省略号)
师:观察,你能发现,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板书:负数<0<正数)
师:谁能到前面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再找一个同学,用一个圈把所有的正数圈出来。
三、展开练习,拓展应用:
1、连一连: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熟的鱼
10℃ 70℃ -10℃
2、
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负数,其实负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师:还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进行思考:在速冻水饺的包装袋上,写着
“净含量:500 5克”。这一组数量表示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