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些内容是整数计算教学的迁移,同时也是对数的计算进行的扩展。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技能,以及认识了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材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的计算法则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也有铺垫作用,因此教材中并没有设置过多的例题教学,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2.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小数的意义、性质等知识,这对学生理解小数算法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使他们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
3.能准确地进行计算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大的困难,教学中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顺序正确地计算。
3.能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并正确地用于简算。
4.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教师要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质疑引导,设置数学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由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类推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注意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探索,解决新知识和问题,让学生去“创造”知识,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小数的加减法(1)
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1)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书店买书吗 生:去过。 师:那么有没有同学在付钱的时候算了好久呢 生:有。 师:那么你们都是怎么算的 出示教材第7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过程,引入主题。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第(1)问。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求出两数之和。 提示:此处为小数相加,且小数部分的位数相同。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加。注意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原则。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运算过程。 板书:6.45+4.29=10.74 2.教材第72页例1第(2)问。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求出两数之差。 提示:此处为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的位数相同。按照整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减。注意借十相减,前一位减一的原则。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运算过程。 板书:6.45-4.29=2.16 3.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呢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4)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计算比赛,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加减法。在运算时要牢记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板书 小数的加减法(1)6.45+4.29=10.74 6.45-4.29=2.16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尾算起。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将所有信息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这种在课堂上创造交流、互动协作的学习环境的设计,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可以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快乐地学习,从而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获得新知。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小数的加减法(2)
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2)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计算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法。 2.使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以及归纳所学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整数相加减大家都会,位数相同的小数相加减大家也学过了。那么,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减,你们会做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73页例2第(1)问。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并引导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提示:此处为小数相加,且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按照整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加。注意: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小数部分位数少的,在其后添0使得其另一小数对齐,然后与之相加,且注意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原则。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运算过程。 板书:6.45+8.3=14.75 2.出示教材第73页例2第(2)问。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提示:此处为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按照整数的减法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然后依次相减。注意: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减,小数部分位数少的,在其后添0使其与另一小数对齐,然后与之相减,且注意借十相减,前一位减一的原则。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运算过程。板书:8.3-6.45=1.85 学生总结:小数点要对齐。位数不同时,将位数较少的小数后面的位数用0补齐,然后相加减。 3.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呢 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指名反馈。 教师小结: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 (3)加法:位数不同可在小数的末位用0补齐(或把位数少的看作末尾有0)相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不够,可以在小数的末位添0再减。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4)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5)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4题。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展示结果。 3.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换答案,教师巡视指正。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并掌握了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的小数点与数位的对齐、退位与进位的问题。
教学板书 小数的加减法(2)6.45+8.3=14.75 8.3-6.45=1.85
教学反思 通过上节课对相同位数小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对位数不同小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引导上,将主动权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同时也要做好监督与纠正,做加法时注意位数不同可在小数的末位用0补齐(或把位数少的看作末尾有0)相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做减法时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不够,可以在小数的末位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通过习题练习、合作探究大大增加了学生“我要学”的渴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求异意识,养成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76页例3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去书店买书,两本书的价钱我们会计算。那么,买三本、四本或更多的书的价钱,我们怎么来计算呢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顺利地买到书的。 教师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76页例3第(1)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小数相加需要注意的事项,师生一起总结: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 (3)位数不同可在小数的末位添0补齐(或把位数少的看作未尾有0)相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4)列竖式计算时,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5)得数里小数的未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思考、计算。教师板书:7.45+5.8+4.69=17.94 2.出示教材第76页例3第(2)问。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时需注意的事项,师生一起总结: ①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②从末位算起。 ③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不够,可以在小数的末位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应从前一位上退1,在该数位上加10再减。 ④列竖式计算时,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⑤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思考、计算。 学生汇报:可先将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得到结果后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教师板书:20-6.45-8.3=5.25 (2)你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可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之和,即: 20-6.45-8.3 =20-(6.45+8.3)=20-14.75=5.25(板书) 教师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该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答案检查。 2.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1题。 学生进行口算,教师指导。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2题。 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全班订正。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带领学生在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板书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7.45+5.8+4.69=17.94 (2)20-6.45-8.3=5.25 20-6.45-8.3=20-(6.45+8.3)=20-14.75=5.2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重点和难点与基础的小数加减差别不大,需要注意计算时的一些事项,如:小数点对齐、末位添0和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改变等。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归纳总结,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体验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共18张PPT)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
推广到小数
整数的运算定律:
a+b=b+a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5+4=4+5
36+84=84+36
一、复习旧知
158+(68+245)=(68+158)+245
(a+b)+c=a+(b+c)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整数的运算定律:
一、复习旧知
3.2+0.5 0.5+3.2
(4.7+2.6)+7.4 4.7+(2.6+7.4)
=
=
二、探究新知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
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二、探究新知
=8.51+3.4+0.09
=11.91+0.09
计算0.6+7.91+3.4+0.09。
=12
=4+8
=(0.6+3.4)+(7.91+0.09)
=12
0.6+7.91+3.4+0.09
0.6+7.91+3.4+0.09
你准备怎样计算?
我是这样计算的。
小伟
我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小丽
二、探究新知
0.6+7.91+3.4+0.09
=4+8
=0.6+3.4+7.91+0.09
=12
=(0.6+3.4)+(7.91+0.09)
小伟在计算时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和加法结合律。
凑数游戏
9.582 3.6 1.75 0.43
6.4 0.25 2.57 0.418
(1)6.7+4.95+3.3 = 6.7+ +4.95
(2)(1.38+1.75)+0.25
= +( + )
三、知识运用
3.3
1.38
1.75
0.25
这样算应用了
加法交换律。
这样算应用了
加法结合律。
1.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三、知识运用
=1.88+(2.3+3.7)
=1.88+6
=7.88
1.88+2.3+3.7
=(13.7+4.3)+(0.98+0.02)
=18+1
=19
13.7+0.98+0.02+4.3
2.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三、知识运用
5.17-1.8-3.2
=5.17-(1.8+3.2)
=5.17-5
=0.17
4.02-3.5+0.98
=4.02+0.98-3.5
=5-3.5
=1.5
3.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小松去书店买书,买数学辅导书用去24元6角,买
语文辅导书用去15元4角,他付给售货员100元,
应找回多少元?(用小数计算)
24元6角=24.6元 15元4角=15.4元
100-24.6-15.4
=100-(24.6+15.4)
=100-40
=60(元)
答:应找回60元。
一段16.2米长的铁丝,第一次用去8.5米,第二次
比第一次少用2.3米。还剩下多少米?
16.2-8.5-(8.5-2.3)
=16.2-8.5-6.2
=10-8.5
=1.5(米)
答:还剩下1.5米。
三、知识运用
6.55+5.80+2.20
=14.55(元)
=6.55+(5.80+2.20)
答:一共14.55 元。
=6.55+8
4. 开心超市。
请你提出一
个数学问题
并解答。
火腿肠、饼干和
牛奶一共多少元?
27.60
6.55
13.40
5.80
2.20
22.25
蛋糕
火腿肠
口香糖
饼干
牛奶
酸奶
小倩家房屋总面积是72.5平方米,两个卧室的面积是28.6平方米,卫生间、厨房、阳台等的面积是17.9平方米。其余的是客厅,客厅的面积是多少?
三、知识运用
整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0页练习十九的第1题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计算。 2.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口算。(卡片出示) 3.6+4.7= 12.4-8.9= 5.8+7.2= 17.6-6.7= 20-8.8= 6.4+3.6= 47.2+2.8+3.8= 11.2+4.8-5= 30-9.7-5.3= 教师指名回答。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4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之间交换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3.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单独计算并核对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6题。 学生动手填填,集体展示。教师提示:五轮成绩相加,算出每个运动员的总成绩,可先算前三轮的成绩,再与后两轮相加。注意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7题。 教师指名在黑板上作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教师提示:将两个小数相加,注意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的注意事项,如小数点对齐、满十进一等。 3.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动脑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提示:将三个体重相加,然后与桥的限重相比较,若小于桥的限重则可以一起过桥;若大于则不能。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练习课,学生利用迁移的方法复习所学的知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练习中,我选择合适的题目,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作为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作为引导者,只需在旁边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使课堂充满乐趣和激情。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题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知数学的优化思想,培养热爱学习、独立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算式:3.2+0.5○0.5+3.2 (4.7+2.6)+7.4○4.7+(2.6+7.4)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分别相等。 师:你们认为这两组算式体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指名汇报。 板书: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79页例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指名展示自己的运算方法。 教师提示: 1.小数点对齐。 2.位数不同可在小数的末位添0补齐(或把位数少的看作末尾有0)相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3.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4.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5.根据整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思考、计算。 教师板书: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让学生说一说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教师鼓励学生举手回答,总结简便运算的方法。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九”第1题。 学生分小组比赛完成,教师指导并订正。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掌握迁移的数学方法,并将学习的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板书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通过例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并交流,发现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对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这为学生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着再引导学生对例题中的算式进行观察,慢慢打开学生的思路,使过去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里慢慢呈现,把知识补充得更加完整。这样的类比联想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最后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点评和总结:(共17张PPT)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
长59厘米。
你能提出问题
并解答吗?
83-59=24(厘米)
两段绳子相差多少厘米?
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59+83=142(厘米)
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
长59厘米。
83-59=24(厘米)
59+83=142(厘米)
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位算起……
计算整数加、减法
时要注意什么?
6.45+4.29=
+
7
4
1 0
4 . 2 9
1
.
6 . 4 5
10.74(元)
十分位
百分位
个 位
答:一共花了10.74元。
(1)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为什么小数点一
定要对齐呢?
相同数位上的两个
数才能相加、减。
6.45-4.29=
-
2
6
1
4 . 2 9
.
.
6 . 4 5
2.16(元)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6.45+4.29=10.74
6.45-4.29=2.16
1 0 . 7 4
6 . 4 5
+ 4 . 2 9
1
2 . 1 6
6 . 4 5
- 4 . 2 9
同学们,计算小数加、减法
时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要对齐。
还有……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
了多少千克?
答:体重增加了7.1千克。
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29.8-22.7=
2 9 . 8
- 2 2 . 7
7 . 1
7.1(千克)
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
增加了多少?
24.6-22.7=1.9(千克)
27.5-24.6=2.9(千克)
29.8-27.5=2.3(千克)
2.9千克>2.3千克>1.9千克
答:9岁那年比上一年增加得
最多,增加了2.9千克。
百分位怎样加?
(1)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
8 . 3
6 . 4 5
6.45+8.3=
+
7
5
1 4
8 . 3
.
6 . 4 5
0
14.75(元)
答:一共花了14.75元。
6.45+8.3=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在
百分位上添“0”后再加。
(1)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百分位怎样减?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多少钱?
8.3-6.45=
-
6 . 4 5
8 . 3
-
6 . 4 5
8 . 3
0
1
5
8
.
.
.
1.85(元)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1.85元。
8.3-6.45=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多少钱?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在
百分位上添“0”后再减。
1 4 . 7 5
6 . 4 5
+ 8 . 3 0
6.45+8.3=14.75
.
1 . 8 5
8 . 3 0
- 6 . 4 5
8.3-6.45=1.85
.
小数加减法要
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末尾添“0”后再计算。
知识运用
1. 口算。
2.5+0.9 =
1.2-0.5 =
7.8+1.6 =
4.7-2.8 =
3.4
0.7
9.4
1.9
11.7+2 =
8.6-5.3 =
0.39+0.15 =
0.96-0.33 =
13.7
3.3
0.54
0.63
2 . 7 0
8 . 6 4
- 5 . 9 4
1 7 . 0 0
8 . 6 4
+ 8 . 3 6
知识运用
17(元)
2.7(元)
2.
8.64+8.36=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
尾有0,可以……
8.64-5.94=
玫瑰花
8.64元/枝
向日葵
8.36元/枝
月季花
5.94元/枝
玫瑰花和向日葵各买一
枝,一共要花多少钱?
一枝月季花比一枝玫
瑰花,便宜多少钱?
知识运用
3. 数学诊所:请说出下面各题错在哪里,并改正。
结果没点
小数点。
小数点没
对齐。
改正:
1 6 . 2 9
1 2 . 5 0
+ 3 . 7 9
1
改正:
1 0 . 0
2 3 . 4
- 1 3 . 4
5 0 . 4
1 2 . 5
+ 3 . 7 9
1 0 0
2 3 . 4
- 1 3 . 4
布置作业
课本第74页练习十七的第4题,第5题。(共17张PPT)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口算。
0.4+8.4= 4.5+3.6=
0.28+0.54= 1.4—0.9=
7.1—3.5= 5—2.7=
8.8
8.1
0.82
0.5
3.6
2.3
一、复习旧知
482-234+66
482-(234+66)
=248+66
=314
=482-300
=182
你能先说出下面题目的
运算顺序,再计算吗?
有括号时,就先
算括号里面的。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从左往右算。
4 . 6 9
二、探究新知
(1)小刚买了下面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7.45+5.8+4.69=
+
9
4
1 7
5 . 8
1
.
7 . 4 5
17.94(元)
1
7.45+5.8+4.69
=13.25+4.69
答:一共花了17.94元。
=17.94(元)
我这样算。
我这样算。
二、探究新知
(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0-6.45-8.3
=13.55-8.3
=5.25(元)
20-(6.45+8.3)
=20-14.75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我这样算。
我这样算。
小林
小林
二、探究新知
(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0-6.45-8.3
=13.55-8.3
=5.25(元)
20-(6.45+8.3)
=20-14.75
=5.25(元)
算式20-(6.45+8.3)
与算式20-6.45-8.3是
相等的。
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新知
7.45+5.8+4.69
=13.25+4.69
=17.94(元)
20-6.45-8.3
=13.55-8.3
=5.25(元)
20-(6.45+8.3)
=20-14.75
=5.25(元)
如果有括号,要
先算括号里面的。
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一样……
按照从左往右的
顺序计算。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
算,该怎样计算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三、知识运用
0.38+0.26+2.6
5.7-0.81-1.29
98.2+32.5-13.4
=0.64+2.6
=3.24
=4.89-1.29
=3.6
=130.7-13.4
=117.3
1.
请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三、知识运用
2.
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它
记录下来,并计算出结果。
三、知识运用
2.
从左往右算,先
算50-38.5,再
算减4.8。
你知道计算是按什么
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50-38.5-4.8
=6.7
50-(38.5+4.8)
=6.7
我先算括号里的
38.5+4.8,把答
案记下来,再用
50减去它。
三、知识运用
1.1+0.15-0.09
=1.25-0.09
=1.16(m)
答:肖红跳过了1.16m。
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3.
想一想,议一议:
你觉得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我会填。
;
(1)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按照( )的顺序
进行计算 ,有括号的要( )。
(2)计算7.4-3.4+1.6时,要先算( ),再算
( ) 。
(3)计算8.75 -(2.75 +3)时,要先算( ),
再算( )。
二、我会判断。
4.8-1.25+2.75
=4.8 -4
=0.8( )
×
39.9+(20.1-1.54)
= 3.99+18.56
=22.55( )
×
三、我会算。
12.95+3.84+6.16
72.36-(5.87+22.36)
8.41+5.45-4.55
29.88-13.33-6.67
四、一堆煤12.4吨,连续三个星期分别用去2.8吨、3.4吨和3.8吨,还剩多少吨煤?
五、一个糖厂一月份生产白糖68.75吨,比二月份少生产7.25吨,三月份比一、二月份的总数少41.5吨。三月份生产白糖多少吨?
布置作业
课本第77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