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
教材简析
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小学阶段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首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这样按梯度编排,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如何观察物体,并能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步学习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摆物体,内容更具操作性,对学生的空间意识要求较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观察物体的基础,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学生也较容易接受。但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会,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从多角度观察物体。
2.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断出物体的形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摆物体的过程,掌握摆物体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共14张PPT)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三)
盲人摸象
从前,有四个盲人遇到一个赶象人,请求对方让他们摸一下大象。盲人们开始摸象。胖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说:“大象像个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说:“不对,大象像把大扇子!”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大叫说:“你们都不对,大象是根大柱子。”最后一位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一、复习导入
小明
小丽
小红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连一连。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按要求摆一摆。
二、探究新知
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
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按要求摆一摆。
二、探究新知
按要求摆一摆。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
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按要求摆一摆。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
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你有什么发现?
(1)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
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只给出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
的形状。
1.(1)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 ,用5个小
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三、知识运用
三、知识运用
(2)如果再从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确定
这5个小正方体是怎么摆的吗?摆摆看。
三、知识运用
2.小明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②。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小明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6
①
②
7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3页练习一,第1题、第4题。
第4页练习一,第6题。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三)
课题 观察物体(三)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引导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或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不同摆放方式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探索出了很多有趣的摆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同学们不但要学会从某一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及组成物体的小正方体总数来推断立体图,还要学会根据从几个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来推断并摆出所观察的立体图形。你,准备好了吗? 二、新课教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 小结:仅仅根据一面的形状无法确定立体图形。 (2)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 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思考:余下的一个正方体为什么不能摆在上面、左面或右面? (3)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并且都用上,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 小结:已知物体从一面看到的形状和所用小正方体的数量,仍然不能确定立体图形。 2.出示教材第2页例2 师:这是观察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正。 指定小组上台展示,并根据所摆的结果,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通过这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进行小结。 小结: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仅根据一面的形状无法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 已知物体一面的形状和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仍不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以摆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有趣的操作,真实的体验,有效的思考”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2课时 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从某一面或某几个面观察到的图形推断出立体图形。 2.进一步熟练运用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立体图形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来摆物体。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怎么推断它原来的形状?如果给出一个或几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图形,我们又如何推断它的立体形状?这节课我们来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2题 (1)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小组自主讨论,思考如何摆这个图形。 (2)点名几位同学上台摆一摆,让大家判断是否正确? (3)再给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让同学们根据两个面的形状摆一摆,能确定摆法唯一吗? (4)各组展示本组摆好的作品,选代表谈谈操作的感受。 2.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 (1)认真观察题目中的10个几何体,完成第(1)小题。 (2)仔细理解第(2)小题,观察⑤的正面形状,把该形状画在练习本上,再根据所画正面形状,尝试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看看有多少种摆法。 (3)组织学生交流和总结。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7题 (1)组织学生一起动手摆小正方体,首先摆出从上面看的形状。 (2)在“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的四个小正方形中填入数字,理解数字表示的“在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个数”的意思。 (3)如果想象不出来,就动手摆一摆,看怎样才能达到题目上四个数字的要求。 (4)以上两步都达到要求了,再从正面、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找出正确的选项。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3两题和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6两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观察物体的练习课,主要通过完成习题来挖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从结果出发倒推,在反过来验证结果正确性的思维方法。练习的内容接近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交流和总结,更是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了空间变化的观念,掌握了灵活的思维方法。而逆向思维的训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点评和总结:(共8张PPT)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三)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如果是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可以怎样摆?
一、复习导入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兰兰
二、探究新知
这是我从不同方向
看到的。
你发现了什么?
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够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的
立体图形。
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
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
一种摆法。
1.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三、知识运用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三、知识运用
①
②
③
④
我搭的积木从上面看是这个形状。
上面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
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①
③
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3页练习一,第3题。
第4页练习一,第5题。
飞
3
3
3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