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
教材第69页的内容。
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的算理。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计算器。
1.填一填。
7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十和( )个一组成53。
2.算一算。
70-50= 60-30= 80-50= 90-60=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的口算。(板书课题)
1.出示例1主题图,教学“35-2”。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小朋友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如何计算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用数数的方法(从35往前再数两个数:34、33)。
生2: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算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展现了此题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
(5)师: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减2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说理由。
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教师出示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个别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5-20。
(2)师:你会计算35-20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这道题,算好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
师:这道题为什么要用30减20,而不用个位上的5去减呢?
学生说明理由。
教师使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再让学生说一说。
3.比较:35-2和35-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1)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说一说这两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要求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
35-2=33 35-20=15
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力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达到了每分钟计算5~6题的速度。可见,教学中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以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