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彩色拼贴画 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彩色拼贴画 浙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9 22: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色拼贴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彩色拼贴画》是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用剪纸或撕纸的造型形式表现作品,通过画、剪、撕、拼、贴的活动过程,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欣赏不同形式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色拼贴画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课中的步骤图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出现的马蒂斯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概括的造型方法和运用对比色表现作品的效果。而民间艺术家库淑兰的作品,则是用其独特的拼贴工艺和奇异的装饰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民间传统拼画的艺术形式和美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
【学情分析】
艺术大师马蒂斯说过,“剪刀是一种美妙的工具,纸张也很美丽,利用剪刀在这样的纸张上工作是一件能够进入忘我境界的事情。”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撕纸、剪纸的能力,而且都很喜欢这种表现形式,所以本课的安排很符合学生的实际,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而对于色彩的感觉,有些孩子天生强一点,有些天生弱一点,如何通过欣赏大量的作品来提升他们的色感,提高审美能力,就需要老师上课的引导了。在此之前学过的内容有《巧用碎纸片》、《来来往往的汽车》、《彩旗飘飘》、《淘气堡》、《剪影》、《三原色和三间色》(本册)、《黑白拼贴画》(本册),通过联系旧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创美能力,帮助他们完成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对剪纸(撕纸)艺术的兴趣,感受色彩的魅力,体会中西方?不同拼贴创作所带来的不同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善于观察 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感受色彩之美,懂得对比搭配之法;学会用概括和添加的方法制作彩色拼贴画。
3.知识与技能:感知剪纸(撕纸)拼贴这一艺术形式,完成一副色彩拼贴画。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概括和添加的方法制作彩色拼贴画。
难点:色彩的搭配和造型的创意。 ?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各色彩纸、固体胶。
教师:教具、课件、学生底板。 ?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示范法、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疑法、归纳总结法、启示法。 ?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法、自评法、互评法、展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彩色拼贴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运用了哪些材料制作。揭示课题:彩色拼贴画。
新课探究
1、观察马蒂斯的《水族馆里的游泳者》体会拼贴画用色技巧: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强烈对比使画面生动丰富。体会拼贴画中概括的技巧运用。
(1)、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2)、小结: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强烈对比使画面生动丰富,概括的技巧运用。
2、欣赏民间艺术家库淑兰的《江娃拉马 梅香骑》体会添加的运用让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1)、学生观察然后说一说。
(2)、小结: 添加的运用让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3、探究制作步骤:
(1)、先用铅笔构图造型。
(2)、用概括的方法进行主体部分造型和拼贴。
(3)、用添加的方法表现作品。
4、教师示范制作一幅拼贴画。(边做边讲告诉学生注意:拼贴时要先贴下面再贴上面。)
5、利用剩下的碎纸来引申到碎纸拼贴画,碎纸拼贴画欣赏并讲解制作步骤。
6、撕纸拼贴画欣赏并了解制作步骤。
7、欣赏学生的剪贴画作品,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创意制作的。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制作要求:拼贴画需要有自己的创意,不要一味地模仿。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二人合作。
2、注意: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四、展示作品。
1、学生说作品创意。
2、生生互评作品,去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3、师生共评,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五、拓展延伸。
拼贴画除了用彩纸,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做,让学生回家做一做。
六、小结。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我们所能用到的任何材料制作拼贴画,变废为宝。美术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板书设计:
彩 色 拼 贴 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