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2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1.了解循环结构的相关概念,明确循环终止的条件;
2.掌握“直到型”和“当型”两种循环结构,并会相互转化;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及应用。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学习目标
★阅读教材P12-P16,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情况下要用循环结构?
2.循环结构有几种形式?
3.“直到型循环结构”与“当型循环结构” 有何特征?
时间:5分钟
自学导航
开始
r=0?
输出“n是质数”
输出“n不是质数”
求n除以i的余数
i=2
输入n
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i>n-1或r=0?
是
是
结束
否
否
1.含有循环结构吗?
2.什么时候用循环结构?
学生展示
满足条件?
循环体
是
否
满足条件?
否
是
循环体
3.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特
征
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条件,若条件不满足,则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先判断条件,当条件满足,则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下列是计算什么1+2+…+100的程序框图,比较直到型和当型的不同点。
开始
输出S
结束
i=1
S=0
S=S+i
i=i+1
否
是
开始
输出S
结束
i=1
S=0
S=S+i
i=i+1
否
是
直到型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i≤100?
i>100?
典例分析
条件相反
开始
输出S
结束
i=2
S=0
S=S+i
i=i+2
i≤100?
否
是
1.下列这是计算什么的程序框图?
开始
输出S
结束
i=2
S=0
S=S+i
i=i+2
i>100?
是
否
我变!
2+4+6+…+100
巩固训练
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是( )
D
解析 赋值s=0,n=2,
巩固训练
3.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
解析:
n=1,S=0+1=1;
n=2,S=3;
n=3,S=6;
n=4,S=10;
n=5,S=15;
n=6,S=21;
n=7,S=28.
答案:28
巩固训练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 )
A.1 B.3 C.7 D.15
解析:开始时k=0,S=0.
第一次循环,k=0<3,S=0+20=1,k=0+1=1,
第二次循环,k=1<3,S=1+21=3,k=1+1=2,
第三次循环,k=2<3,S=3+22=7,k=2+1=3.
此时不满足条件k<3,输出结果S,即输出7.
答案:C
巩固训练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的值分别为0和9,则输出的i的值为 .?
解析:第一次循环:a=1,b=8;
第二次循环:a=3,b=6;
第三次循环:a=6,b=3;
满足条件,结束循环,此时,i=3.
答案:3
巩固训练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6,则输出S的值为( )
A.105 B.16 C.15 D.1
解析:i=1,S=1;
i=3,S=3;
i=5,S=15;
当i=7时,不满足i<6,输出S=15,故选C.
答案:C
巩固训练
开始
输入m,n
n整除a?
输出a,i
i=1
a=m×i
i=i+1
结束
是
否
7.阅读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m=4,n=6,
则输出a=
i=
12
3
巩固训练
8.某班一共有40名学生,右图中s代表学生的数学成绩.若该班有5名90分以上的学生,20名80分以上的学生.则输出的m=__,n=___.
解析 该程序框图是用循环结构实现40个成绩的输入,每循环一次就输入一个成绩s,然后对s的值进行判断.
如果s>90,则m的值增加1,
如果805 15
故m是用来统计90分以上人数的,n是用来统计分数在区间(80,90]上的人数的.由已知得,m=5,n=20-5=15.
提升训练
9.右图的功能是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训练
10.某同学设计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用以计算12+22+32+…+202的值,则在判断框中应填写( )
A.i<20?
B.i>20?
C.i>21?
D.i<21?
解析:该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循环结构,判断框内
的条件不成立时循环终止.因为当i=21时终止循
环,所以在判断框中应填写i<21?,故选D.
答案:D
提升训练
一、循环结构读图
方法:模仿,认真体会!
课堂小结
作业:
1. P20 A组1题
2.完成优化设计相应章节的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