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ATP的结构简式
A—P ~ P ~ P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什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是指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入O2,同时呼出CO2的过程,这是一种气体的交换过程。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_________
线粒体
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上含有许多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
外膜
内膜
嵴
基质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葡萄糖
1、有氧呼吸过程:
(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葡萄糖
2丙酮酸
+ 4[H]
(少量)
+ 能量
(少量)
2丙酮酸
+ 6H2O
6CO2
+ 20[H]
(大量)
+ 能量
(少量)
24[H]
+ 6O2
12H2O
+ 能量
(大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葡萄糖
少量能量
H2O
CO2
少量能量
[H]
O2
H2O
大量能量
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
[H]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_和____,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许多______的过程。
氧
酶
ATP
H2O
CO2
彻底
上述反应生成物中的H2O和CO2 中的O分别来自反应物中的什么物质?
能量
ATP
1161kJ
1709kJ
能量转换的效率:
1161/2870×100%=40%
有氧呼吸与体外燃烧相比的特点:
条件温和、能量逐步释放、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1161/30.54 = 38mol
1、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
②产生H2O的阶段(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
④产生[H]的阶段( )
⑤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 )
二
三
三
一、二
三
2、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
A.CO2、ATP B.[H]、ATP、O2
C.[H]、ATP D.[H]、ATP、CO2
C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C
4、呼吸过程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A 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基质
C 线粒体内膜 D 核糖体
ABC
5、让一只小白鼠吸入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ATP
B
1、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二)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葡萄糖
2丙酮酸
+ 4[H]
(少量)
+ 能量
(少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2丙酮酸 2C2H5OH(酒精) + 2CO2
细胞质基质
总反应式:
产生的少量能量来自第几阶段?
酵母菌
大多数植物(苹果等)
(2molATP)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2、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葡萄糖
2丙酮酸
+ [H]
(少量)
+ 能量
(少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 C3H6O3(乳酸)
细胞质基质
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酶
细胞质基质
产生的少量能量来自第几阶段?
乳酸发酵类型
骨骼肌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酶
乳酸菌
此过程不产生CO2
(2molATP)
细胞在_____条件下,通过_____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_______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_____能量的过程。
无氧
酶
不彻底
少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2molATP
酶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1、这两个反应产生的能量少的原因__________
未释放的能量去哪里了?
2、人的骨骼肌缺氧状态时,发生哪个反应?
3、哪个反应会产生CO2?
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需O2 ,需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CO2、 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较多(38molATP)
较少(2molATP)
第一阶段是相同的(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产生少量能量和[H])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相同点
过程
实质
不需O2,需酶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别 条件
场所
产物
释放能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2molATP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酶
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为什么空气进入酵母菌培养液前要先通入10%NaOH溶液?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
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阅读:P91-92页的内容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为什么?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石灰水十分混浊
培养液不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
石灰水有点混浊
培养液使重铬酸钾变灰绿
有氧条件,酵母菌产生大量的CO2和H2O
无氧条件,酵母菌产生大量酒精和少量的CO2
呼吸作用的意义:
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葡萄糖
分解
ATP
ADP
能量
氧化分解
热能散失
Pi
+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温度、氧的浓度、水的含量等
ATP的主要来源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透气环境,避免厌氧菌的繁殖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是先让酵母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
3、花盆经常松土,能促进根部的__________,
有利于吸收_____________等。
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有氧呼吸
矿物质离子
4、稻田定期排水,能抑制______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无氧呼吸
5、破伤风杆菌(厌氧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__________呼吸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防止剧烈运动,使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________,从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无氧
乳酸
7、延长种子、蔬菜、水果等储存时间的方法:
(1)低温(冰箱保存):抑制________的活性,从而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低氧(真空包装,充CO2、地窖保存等):抑制___________呼吸。
(3)低水分(晒干):水分含量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酶
有氧
但蔬菜、水果的含水量必须适中,否则不能保鲜。
5、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一般情况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 )
A、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
6、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
A、乳酸 B、二氧化碳 C、酒精 D、丙酮酸
D
8、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C
7、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是(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