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20: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动物
——“倍”的认识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0~71页“快乐的动物”。
【教材分析】
《快乐的动物》是在初步认识平均分和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图,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倍”的含义。本课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方法,能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小动物了,今天老师请了好多小动物来到我们的数学课,瞧瞧它们都是谁?
(二)探究活动
1、统计。
(1)边看边记录各种小动物的数量,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2、摆一摆、圈一圈,认识“倍”。
师:这些小动物里面就数小猴和小鸭最调皮了,它们想比一比只
数,你能帮助它们吗?
生:小鸭比小猴多3只,小猴比小鸭少3只。
师:用小圆片摆一摆,验证一下结果吧!
(1)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
  小猴:○○○
小鸭:○○○○○○
师:小鸭比小猴多,多在哪?小猴比小鸭少,少在哪?请你用手指圈一圈!
这样的摆法一一对应、清楚直观!
(2)认识“倍”
师:小鸭和小猴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比比看吗?
师边说明边圈:猴子有3只,我们把它看作1份,也就是1个3,那么鸭子有6只,就是2个3。
(3)引出“倍”
师:像这样的两个数量,我们可以说: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板书: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这就是倍数关系。
(4)学习用除法表示。
师:“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6÷3=2)
  除法算式里的“6”和“3”分别表示什么呢?
  学生汇报。
  全班看着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6表示鸭子的只数,3表示
猴子的只数,2在这里表示的是2个数的关系,2后面的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不用写。
3、小猴变为4只,小鸭变为8只
学生尝试画一画、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各部分含义
4、自主学习,加深理解“倍”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找一找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吧!
学生独立完成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倍”,像这样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除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