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开发学生想象力的课。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想象是小学生的特长,他们往往能发现许多大人想不到的事物。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喜欢探索、敢于尝试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保护孩子们难能可贵的想象力、创造力。本课主要让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具体化,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情趣,激起学生思的兴趣。
2.学生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
3. 在探索尝试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想像,依据其特点,用联想、组合等方法创造出新颖有趣,匝心独具的奇妙构想。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想象的范围更广,更大胆,创造出一幅有新意的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学生绘画用纸;示范用范画、PPT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拿出一根香蕉,请同学根据香蕉进行自由联想。
师:一根香蕉,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联想,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奇思妙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崭新的生活。
(揭示并板书课题: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个发散思维训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欣赏作品,拓宽思路
1.出示菠萝和键盘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巧妙在哪?
师:外形相似的部分进行替换就有奇妙的效果,菠萝和键盘巧妙的组合,
就有了这个菠萝键盘。
2. 出示实物鼠标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提问:这个鼠标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鼠标的联想,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跟你的想法不谋而合。
3. 欣赏作品,分析设计方法
师:老是这里还有一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你觉得那个作品想象力丰富,你们觉得奇在哪里?妙在何处?
师:原来奇思妙想的奇妙之处就在于,通过创意,把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给表现出来。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歌《想象力》
兔子在海边浮潜,
大象被蚂蚁绊倒, 乌龟学会撑竿跳,
小猪举起了长颈鹿, 这些荒谬的画面, 只会出现在不负责任的图画里。 但是,谁又在乎呢? 听说这个也叫做想像力。
三、思维发散,学习表现
1.联想训练,初次练习。
一根手指的联想
师:一根手指可以变成什么?
学生尝试用线条简单概括表现,教师适当点评
小结:萝卜、还可以变成热水瓶、鱼骨头,房子……还能变出什么呢?
两根手指又能变出什么呢?一个手掌又有什么好创意?两只手可以变出什么?
2.欣赏大师的作品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奇特的作品,同学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考: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些事物有联系吗?
这幅画有斧子、树干,艺术家是在真实事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进而形成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也是一种奇思妙想。
3.学生作业
看了这些奇特的画面,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画中妙趣横生的创意,给我们惊喜,给我们美的享受,也带我们走进了奇思妙想的世界。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表现你的奇思妙想吧。
作业要求:
运用喜爱的表现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物象巧妙的组合,创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品赏析,启迪思维
举行“奇思妙想”作品展:
1.学生把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讲解自己的画
3.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欣赏生活中的创意图片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奇妙!其实,“奇思妙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和形状,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就能创作或组合成漂亮的作品。那么我们就能够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美。在课的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长大以后都能实现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