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3: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6-37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准备】火柴、蜡烛、课件、硫酸铜溶液、铁钉和镊子、米饭、碘酒、白醋、试验记录卡、课件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报告交流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假设法、实验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谁能介绍?
学生汇报。(预设:有新物质产生)
那发生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出示一个玻璃杯,里面已经配置了半杯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学生汇报。
这是一个没有生锈的铁钉,如果把这铁钉与这硫酸铜接触,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猜测发言。
那我们计划进行实验探究,需要注意什么?汇报想法。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刚才大家进行了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分组汇报。(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探究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不断地进行着,并且在变化的过程会伴随着种种现象,有哪些现象呢?
1、猜测和汇报。(课件展示)
2、分别进行米饭和碘酒、燃烧蜡烛、小苏打和醋、铁和硫酸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汇报发生的现象,并判断发生了什么变化?
3、汇报交流,填表(课件展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淀粉与碘酒
?
蜡烛的燃烧
?
?
铁钉生锈
?
?
小苏打和白醋
?
?
硫酸铜与铁钉
?
?
这些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进行的。总结拓延: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
【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内容。
【总结发言】:同学们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铁 钉 + 硫酸铜溶液 —— 硫酸亚铁 + 铜
银白色 蓝色 浅绿色 红色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到这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教材开头,提出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呢?激起学生回忆做过的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猜测——探索——实验——获取知识,归纳这些产生的现象,寻找证据证实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在教学时我给学生再次演示了教材上的实验,学生特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