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小数的初步认识)
衢州新星小学 刘水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80-81页《文具店》。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知识逻辑上看,教材对“小数的认识”主要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二阶段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本阶段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的基础上教学,主要是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的认识的基础上和几何直观图进行学习的,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从“量”到“数”来初步认识小数,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看, 教材借助对元、角、分的相关经验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为接下来借助米制单位认识小数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元、角、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文具店》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内容。教材利用学生对商品标价的已有了解和实际经验借助元、角、分从辨认文具的价格来开始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学生对小数了解多少,思维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呢?带着这样的疑惑,围绕“认识小数、小数的读法”“借助具体量(以“元、角、分”作单位)和几何直观图解读小数含义”两大类问题对108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识别小数,“小数”和“整数”名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平时老师都是用儿童语言说“数宝宝”。两位小数的读法需要在教学环节加强。
【设计理念】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课前也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文具价格入手,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通过三个问题串,层层递进,在观察体会交流中轻松自信地学习小数的读写,理解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体现简单高效的理念,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走进“你知道吗”,了解小数的由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认、读、写、表示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认读小数。
课件出示一本数学书,快速显示元、角、分的价格。
挑战一下: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如何能快速地记下数学书的价格?再次演示,出示数学书的价格:每本6.76元。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课件出示另外三样文具的价格:书包每个65.65元,尺子每把0.09元,铅笔每块0.09元。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记数学书的价格,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认识小数
1、认、读小数。
关键活动一::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哪里有小数?你会写小数吗?会读吗?要付多少钱?……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刚才的四个小数你会读吗?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那么这些小数你知道要付多少钱呢?
课件演示:小结整数部分就表示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价钱。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读数已经有经验,但是整数的读法和小数的读法完全不同,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比、思考小数的读法,归纳出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要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像报电话号码一样,一位一位地读。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2、巩固读法
学生明晰读法后,适时给予学生以上三个小数,再次读小数,巩固读法。
写小数(同桌我圈你写)
要求:圈出3个人民币,用小数表示( )元。
4、理解十进制小数
关键活动二:借助多种形式理解小数的十进制
圈出1.11元,(课件演示的人民币)1分1分的增加,学生接着往下数,数到1.19元是,再增加1分,现在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从1.20接着1角1角的增加,往下说,数到1.90是,接着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借助计数器接着数小数。在计数器上显示1.11元,1分1分的增加,数到1.19元,接着数是多少?然后从1.20元1角1角的增加一直往下数,数到1.90元,再增加1角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实物人民币图的直观演示下数小数,以及计数器的直观演示下,对于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沟通整数的十进制计数法之间的联系。
用多种形式表示小数,沟通关系
关键活动三:你能用各种方法表示出0.8元吗?
学生独立操作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欣赏微课作品,0.8元的各种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了让学生从不同的直观图中表示出“0.8元”的活动,学生在自主的选择、对比、交流的过程中,建立0.8元的意义,逐步推导出0.8元是8个1角的硬币和1元的竖线图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及计数器上的数位表示法之间的联系,这这是知识上的类推,方法上的迁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导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6、了解小数的历史(课件欣赏小数的历史微课)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通过今天的学习,关于小数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2、质疑。关于小数,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3、拓展。关于小数,还可以再学习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微课)
【设计意图】从零点几,到一点几,二点几……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明白了小数并不是比“1”小的数,从横向上延伸拓展了对小数的认识,同时体会到小数与整数的关系,将小数纳入了数系之中,而在“找小数”的过程中,亦是培养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