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四年级上册 第16课 剪纸喜花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剪纸喜花》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第16课的内容。?本课编写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制作喜花纹样,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喜事风俗,激发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出示有关传统喜庆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喜花与老师的喜花,让学生了解喜花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喜花的美。通过观察各种用折、画、剪制作的喜花,了解喜花的不同变化,掌握不同喜花图案设计的变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动手画画、动手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同时已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构思。因此在教学中应时刻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学生的创作思路不够丰富,可适当提供补充资料,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喜事风俗,了解喜花纹样的色彩造型、用途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剪简单的喜花纹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喜事习俗,用折剪法剪一个好看的喜花纹样。
【教学难点】
了解喜花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剪出一个有特点、有含义的喜花纹样。
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交互
活动的设计,涉及到了师生、生生、学生游戏以及同桌合作等学习交互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上的突出作用是辅助教学,了解喜花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特点。
教学资源与工具
(学生)红色手工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课件、红色手工纸、剪刀、一次性纸盘、喜花作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1.欣赏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日子里色彩的特点。(图片导入:贴春联、看彩灯、吃团圆饭、舞龙……)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这是春节大街小巷都贴起了春联,还有热热闹闹一家团聚吃团圆饭,正月十五闹元宵……
师:看了刚才的这些图片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氛围?
生:……
师:在一些喜庆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结婚庆典上,人们主要以红色来布置环境,给人一种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吉祥如意的感觉。
(2)出示“喜”字剪纸。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叫做小喜,它有一个新年愿望,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把祝福送给人们,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的好朋友呢?
生:……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喜庆的氛围。
从生活场景导入,贴近生活,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双喜”。
师:双喜字是最简单的喜花纹样,原来是指同时发生的两件喜事,现在多用在结婚庆典上,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结婚时贴双喜是中华传统的民间喜庆习俗。关于双喜还有个美好的传说,王安石赴京赶考,取得了进士,返乡途中对出招亲人家的对联,结果被招为女婿。王安石喜上加喜,当场就写了并排的大喜字贴在了门上。从此便有了结婚贴红双喜的习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剪纸喜花》。
了解“双喜”的由来。
以图片的形式给学生讲讲“双喜”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学剪喜花
(15分钟)
(1)师:喜花是人们结婚时最喜欢的剪纸纹样,可是这个“囍”字剪起来既不方便而且还会断掉,老师就给它做了个小小的改造,把双喜连接起来了,因为人们通常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双喜,剪纸要线线相连,所有我就把双喜连接起来了。变化之后的双喜有什么特点呢?
生:……
师:双喜由两个并列的喜字组成,方正、对称,骨架结构稳定。我们怎么来剪这个双喜呢?
生:……
(板书:折、画、剪)
详细介绍怎么折、如何画。
①红色纸对折两次后开口要朝右边放
②喜字只写半个,笔画粗细一致 (在黑板上画出半个的“喜”字。)
(2)对比图片,哪个喜字写的是正确的。(出示两张开口朝向不同的喜字写法)
学生说出“双喜”的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喜花让学生了解喜花的制作步骤。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验证一下同学们说的对不对。(观看视频)
口诀 剪双喜,不用愁 关键剪好七道口
先剪右边三道口 再剪左边一道口
绕回右边剪两口 左边一剪喜成功
(4)师: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剪一剪“双喜”。
(学生动手剪)
(5)欣赏范作,升级喜花
①双喜字的“口”字变化
师:刚才同们学都快速的完成了一个喜花,那你们的喜花和老师上面的这些喜花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
师:原来是喜花的口变了,请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老师的这个喜字变化的部分。
②双喜字的笔画变化
师:喜花的口字发生了变化之后,使它更加美观,除了变化口,还能有其他的改变吗?请大家在这个喜花里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范作)
生:......
师:我们可以把喜花的笔画改成波浪形或者锯齿形,还可以在笔画里设计一些简单的纹样。除了在喜花上进行改变还可以在喜字的外部添加一些图案。(出示范作)
③双喜字的外部变化
师:喜花一般是在喜字的形上进行变化或装饰的,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剪一个漂亮的喜花呢?
(6)作业要求
①用折剪法剪一个有特点、富有寓意的喜花。
②可以选择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创作。
(7)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请学生将喜花纹样贴在一次性纸盘上,挂在展板上。
从学生喜花纹样的变化、创新、特点及含义等方面进行评价。
(8)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①喜花的色彩造型。
②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呢?
(9)总结。
观看视频,通过口诀进一步理解剪“双喜”。
学生认真比较,说出正确的“双喜”写法。
学生剪简单的“双喜”。
通过微课视频与口诀,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双喜”。
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作业要求及展示
(22分钟)
(学生动手剪)
(5)欣赏范作,升级喜花
①双喜字的“口”字变化
师:刚才同们学都快速的完成了一个喜花,那你们的喜花和老师上面的这些喜花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
师:原来是喜花的口变了,请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老师的这个喜字变化的部分。
②双喜字的笔画变化
师:喜花的口字发生了变化之后,使它更加美观,除了变化口,还能有其他的改变吗?请大家在这个喜花里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范作)
生:......
师:我们可以把喜花的笔画改成波浪形或者锯齿形,还可以在笔画里设计一些简单的纹样。除了在喜花上进行改变还可以在喜字的外部添加一些图案。(出示范作)
③双喜字的外部变化
师:喜花一般是在喜字的形上进行变化或装饰的,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剪一个漂亮的喜花呢?
3.作业要求及展示
(1)用折剪法剪一个有特点、富有寓意的喜花。
(2)可以选择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创作。
(3)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请学生将喜花纹样贴在一次性纸盘上,挂在展板上。
从学生喜花纹样的变化、创新、特点及含义等方面进行评价。
(8)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①喜花的色彩造型。
②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呢?
(9)总结。
学生观察,说出“双喜”的变化。
学生动手剪出有变化的“双喜”。
让学生了解喜花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喜花的美。
请学生将喜花纹样贴在一次性纸盘上,挂在展板上。
从学生喜花纹样的变化、创新、特点及含义等方面进行评价。
(4)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①喜花的色彩造型。
②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呢?
(5)总结。
板书设置
剪纸喜花
折、画、剪
1、双喜的“口”字变化
2、双喜笔画变化 (范图)
3、双喜的外部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剪纸艺术为主题,讲述剪纸的起源、发展、基础技法,同时为学生更加充分了解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奠定基础。上课时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学导入部分过于简单,可以采用比较喜庆的场景切入,再从发现和欣赏中导入新课。在对喜花制作方法的引导上,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先采用图片对比,从直观上去发现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再通过尝试制作、从结果上去让学生体会其正确的地方应该是怎样的。在教授折剪喜字时可以更深入的讲授喜字笔画粗细、长短的变化,让学生更能准确的把握整个字在圆形中的比例。在介绍喜字变化时,可以通过教师事先做好的范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来说一说,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示范环节可以用展台来展示,以及进行喜花再设计(口的变化。笔画变化、外部变化),这样能使学生更清晰的看到老师示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