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20: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学案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61——64页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的语言表述。 教学设想: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算式的联系。 在新课展开阶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题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探求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归纳的探索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和欣赏,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的好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诶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特征 1、 ① 用鸡蛋盘放鸡蛋,(如图)一盘可以放多少个鸡蛋? ② 阳光小区有楼房8幢,每幢12层,每层6户,共有多少户?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题) 2、汇报所写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 3、研究算式的特征。 ① 观察 5×6=30(个) 6×5=30(个) (6×12)×8=576(户) 6×(12×8)=576(户) 问题:这两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特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 交流:每个同学过观察、分析和眼,把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③ 汇报:让部分同学向全班汇报你研究的结果。 5×6 = 6×5 (6×12)×8 = 6×(12×8) 二、举例验证、得出定律 1、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有这些特征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来验证。 活动建议:① 每人自己出题验证 ② 四人小组中交流验证题,并选一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活动 3、大组汇报、得出定律 ① 观察各小组出题,找一找每组题有什么规律?引导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③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怎么表示? a ×b =b ×a (a×b )×c=a ×(b×c) 三、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1、出示算式:8×3×125 25×37×4 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出与它们相等的式子 2、比较同学们所写的式子,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种?为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3、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各题? 396×25×4 125×19×8 8×25×125×4 *25×28 *125×32 4、校对讲评、对不同方法进行评价 四、巩固练习 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 出示:能简算的打“√”,并说出简算的第一步。 25×34×4( ) 8×36×125( ) 43×25×9 ( ) 35×64 ( ) 24×125 ( ) 36×25 ( ) 小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简算。 2、作业: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195×4 125×17×8 13×25×4 125×56 72×125 *25×125×4×9×8 *2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