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凌河区榴花小学 金毛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星期日,淘气去找小华玩,他们看见两位工人师傅在往墙上贴瓷砖。(课件出示主题图)这里淘气眼珠一转,想:我要考考小华,对小华说:“你知道工人师傅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吗?”(出示问题)这下可把小华给难住了,那么你能帮助小华把这个问题解决吗?你用什么办法?
二、新课
1.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学生汇报。(预设)
①可以估计一下共贴多少块瓷砖。
②认真地算一算,就知道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了。
(2)那么谁能估计一下两位工人师傅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3)到底多少块呢?你能帮着算一算吗?
2.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应该怎样算。
3.学生汇报。
(1)我先求出前面一共贴多少块瓷砖,列式为:6×9=54(块)
再求出侧面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列式为:4×9=36(块)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54+36=90(块)
师追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6×9+4×9(板书算式)
(2)我们发现正面和侧面都有9行,所以,我们先求出每行多少块,列式为:4+6=10(块)再求一共有多少块,列式为:10×9=90(块)
(3)我们发现正面和侧面都有9行,所以先求出每行有多少块,再求一共有多少块,列式为:(4+6)×9(板书算式)
4.现在,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出示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能用一种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吗?
板书:(4+6)×9=6×9+4×9(学生齐读算式,反过来读)
这两个算式为什么相等呢?单单是得数相同吗?同学们看图(再次出示主题图),等号左边的版式求的是什么?等号右边的算式求的是什么?(指名汇报)
5.你能说出像老师板演的等式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说得怎么样。(指两名同学说等式)
6.现在,我们再看黑板,读算式。看一看,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7.咱班同学真聪明,把算式中的小秘密都发现了,那么你能把它连起来说吗?(指名说)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出示乘法分配律,指名读、互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
8.现在老师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a+b)×c=a×c+b×c(指名读、齐读、反过来读)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下面问题吗?
(20+4)×25 34×72+34×28
2.填一填
(10+7)×6 = × 6 + ×6
8×(125 + 9)= 8× + 8×
7×48 + 7×52 = ×( + )
66×28 + 66×32 + 66×40= ×( + + )
3.判断正误
2×(6 + 5)= 2×6 + 5 ( )
(25 + 7)×4 = 25×4×7×4 ( )
35×9 + 35×11 = 35×(9 + 11) ( )
4×(25×3)= 25×4 + 4×3 ( )
4.灵活计算下列各题
(80+4)×25
35×37+65×37
27×15+34×15+39×15
5.送饮料(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饮料24瓶,一共有多少瓶?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准确,希望同学以后能熟练的运用这个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