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盐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指导学生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具学具
1.教学课件。
2.小组实验用:适量的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清水、一支玻璃棒、五个烧杯、一张记录表、一块抹布、一个药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引入
引出课题
1、谜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个谜语,大家能猜出这个谜语吗?出示谜语:“来自海洋底下, 炼得洁白无瑕, 长期为人服务, 调味离不开它。” --打一调味品 .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大家真聪明,可见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会表现的更好。)
2、既然提到了盐,我们就一起来观看一个和盐有关的动画片:《驮盐的驴》
思考:河水真的有魔力么?盐袋掉进水里后为什么变轻了?盐到哪里去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来一起研究这一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18、盐到哪里去了。
生:食盐
二、 实验猜想
动手验证
1、鼓励大胆猜想,做好小组记录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需要将一种物体与其他物体混合在一起,那么,物体混合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你们想研究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种材料: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板书)如果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大家先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些只是他们几个人的猜想,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把你们的想法归纳总结,并由记录员记录在老师发放的记录表内。
2、实验验证猜想,培养探究能力
你们已经把猜想记录下来了,但是大家知道猜想不是事实,不一定正确。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说该怎么办?
那么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我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看书67页中间这幅图,谁能说说图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么分工的?指名回答。
师:他们合作的怎么样?
师:对!在小组学习中,大家必须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师: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师:下面大家就按照小组动手做实验吧!看哪些小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
生:想
生:白糖会化在水里!
生:盐也会化在水里!
生:沙子不会化!沙子还会使水浑了!
生:铁粉不会化!锯末也不会化,还会浮在水面上!
生:放糖的水会变甜!放盐的水会变咸!
学生:实验!
生:一个人负责倒物品,一个人负责用玻璃棒搅拌,另一个人负责记录。
生:一个人负责倒物品,一个人负责用玻璃棒搅拌,另一个人负责记录。
生:他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没有争抢吵架的现象!
生:保持桌面整洁
生:不品尝实验物品
生: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
三、 展示成果
揭示现象
师:同学们实验做得非常好!我发现这两个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把实验物品又重新摆放整齐了,实验桌上的水迹也擦干了。这样做多好啊!
哪组愿意第一个站起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现象?(各组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结果)填写好自己的记录单
小组汇报实验所见,依据标准分类。
师:现在请各小组比较一下,你们的猜想与实际结果一致吗?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哪组能勇敢的站起来谈一谈!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类,我们知道了有些物体与水混合后不会化在水里还能看见,而有些物体与水混合后,就会化在水里看不见。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糖粒和盐粒到哪里去了?(教师板书:极小的微粒)
同学们再想:我们喝糖水时是不是每一口都是甜的?
师:这说明极小的微粒是怎么分布在水中的呢?
师:我们喝每一口都是甜的,说明这些极小的微粒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的。(板书:均匀分散在水中)。我们把像食盐、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师:我们再来思考之前的问题,河水真的有魔力么?盐袋掉进水里后为什么变轻了?盐到哪里去了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溶解现象,今后就不要再用“溶化”、“化”这样的词来解释这样的现象了,而是要用“溶解”这样的科学术语来表示。好吗?
其他组立刻行动起来
学生说自己的实验结果
指名说说:糖粒、盐粒在水中化得非常非常小了,以致于我们用眼睛都看不见了,那么,我们就说它们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
生:均匀分散在水中的
生:河水没有魔力。
生:盐溶化到水里了
生:盐溶解了。
生:好
四、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盐这样容易在水中溶解的?哪些物体像沙子这样不易在水中溶解的?师:你观察真仔细,你平时真注意观察,你知道得真多,你真爱观察)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质会溶解在水中的。比如,氧气也可以溶解在水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鱼才能在水中愉快的生活。 二氧化碳也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平时我们喝的汽水里面就加入了二氧化碳。
2、出示多媒体课件,设计“请你快来帮帮忙”的师生互动环节。
“最后老师请大家帮帮忙,前两天我从超市买了洗衣粉、饼干、奶粉、味精、芝麻糊、面条,你们能帮我把这些物品分为两大类吗?”
学生举例
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 课堂总结
评价激励
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的?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棒,真像小小科学家,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也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希望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六、 作业布置
课下的时候试试其他物质与水混合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会不会溶解在水中呢?
七、 板书设计
盐到哪里去了
像 食盐 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
白糖 均匀的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溶解
沙子
铁粉
锯末
八、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