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老师和同学(一)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老师和同学(一)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0 08: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
学校:
年级:五年级
课题:老师与同学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教材分析:
“老师和同学”是人物写生画练习经常使用的画题,让学生来观察描绘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玩耍的同学及朝夕相处的老师,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根据《美术课标》对中高年级段“造型·表现”的要求,学生要初步学习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学生分析: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是由记忆画、空间环境想象和色彩理论应用的初步阶段正式转向理性认识的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认识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不细致、不成熟,表现的人物往往喜欢凭直观的感觉,表现出的形象往往机械缺少生动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线描写生画、速写、色彩写生等对于加强儿童色感和造型能力具有推动、提高作用。
二、教学方式、手段:
1.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学习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发挥,去主动探索从而发现结果。
2. 坚持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的具体目标:
1. 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能用线造型写生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画像,捕捉人物特征,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感受。
2. 通过绘画实践活动,培养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用线造型写生方法描绘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描绘出有自己风格的人物线造型写生画。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
1.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中有很多的同学和老师,他们相貌各异,性格也不同,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课前抓拍的同学照片,看清楚了,考察你们眼力的时候到了。你能一眼就认出他们吗?(学生回答)
2.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推断出是这些同学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原来这些同学天天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外貌特征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认出了他们。那么外貌特征都包括什么呢?根据你们刚才的回答,老师归纳一下,外貌包括脸型、发式、五官、服饰等。
脸形(方、圆、长、短)
身材(高、矮、胖、瘦)
五官(眼、耳、鼻、口)
发型(长、短、曲、直)
神态(经常性的表情)
师:我说你来画,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带着一副眼镜。这是谁啊?
总结:我们同学和老师之间有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与你的小伙伴有着浓浓的同学之情,谁的脾气不知道,谁的相貌不熟悉呢?
板书课题:老师和同学
学生找到了第一把钥匙----抓住特征,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生答:陈老师
采用“引导——发现”模式,通过游戏活动,快速、形象理解人物“特征”的重要性,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学会细致的观察。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环节一
师:“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和她的同学老师造型很简单,和真人并不是特别相象,但是我们看到她们都非常亲切,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画面中的人物生动起来呢?”
表现神态。
环节二“参观小画廊,我是评论家”
多媒体演示----不同形式的肖像画作品(可点击放大)
1. 师:老师和同学很多,怎样才能抓住他们的外貌特征表现出来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都是怎样表现的。
(1)这是用色彩表现的同学,这是老师。细细看他们,你会发现,由于年龄不同人物面部特征也有变化。同学的脸圆圆的,老师的脸长长的,当我们注意他们的脸部时,发现同学的眼睛长在脸的1/2上面一点点。而老师的眼睛长在脸上的1/2更多一些。
(2)这是用线造型方法表现的不同角度的老师和同学。这是学生,这是老师,小画家运用线的疏密、线的长短、线的轻重,抓住了老师和同学的外貌特征,表现了不同角度的人物外貌,生动、传神。
第一次作业:下面,我们就尝试用线造型的方法画画同学。谁愿意上来当模特。(学生回答,请两位同学上台)让我们一起观察比较他们相貌上有什么不同吧。
观察要注意方法:
(1)看脸型——常见人物脸型有以下几种——国字脸型、由字脸型等,这两位同学你们比较一下他们是哪种脸型。其他的脸型咱班还有吗?找一找。(学生回答)
(2)看五官——人的五官包括哪些?同学们摸一摸,说一说。原来每个人的五官也有很大的区别,说一说这两位同学的五官特点有啥不一样。(学生回答)五官还有基本相同的地方,哪就是五官的位置。
(3)除了五官有区别,还有发式。性别不同,发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男同学发式短短的,女同学的发式比男同学长。如果用线表现,怎样表现?请两位同学上台表现一下。(两名同学上台演示)
(4)点评作业:讲评教学生的现场作品,从外貌特征的表现、线条的运用、画面构图安排的多方面,不失时机地讲解绘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互相观察,情感交流。
学生找到打开人物肖像画大门的第二把钥匙:表现神态。(多媒体展示:插入“抓住神态”和“表现神态”两把钥匙,“人物肖像画大门”随之打开。)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画同学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小画家是如何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和情感神态,进一步感知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为学生创作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选择借鉴大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
采用“自学——引导”模式,通过小练笔,帮扶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解决自己在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运用不熟练到掌握方法的一个过程。
第二次作业:
用绘画线造型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画一张像。可以画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注意突出老师或同学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小提示:
方法一:可以是大致画出全身后,再画脸和手的部位。至于衣服的样式,头发可以画简洁些。
方法二:还可以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表现人物。
方法三:从局部开始刻画的绘画方法。
方法四:在绘画的过程中,当你遇到困难时,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你也可以试着从背部开始,可以不受脸部的困扰,保持手、身体就容易多了。
从画面主题、构图、色彩中感受同伴的才能,给予学生赞赏与鼓励。
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绘画表现方法,让每位参与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丰富了学生表现的内容,更突出了主题。
师:对照同学的特点,认一认画的是谁,然后听一听他们对你的作品有什么意见。
学生展示作品,其他
学生评价。
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绘画感受,并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开放的延伸
师:同学们,表现老师和同学的绘画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笔下精彩的画面吧。
(各种形式的作品图片展示)
师:推荐一幅特别的画,这个小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学,发现了与众不同的乐趣之处,仔细观察,他是从同学前面来观察,后面来观察,然后,他将同学的不同形象都表现在了一张纸上,从而表现这个同学不同的面和多变的情感。其实,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也是这种方法的追求者,你看有趣吧。
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老师和同学
抓住特征
表现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