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5 组合图形的面积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5 组合图形的面积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3: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组 合 图 形 的 面 积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具体的题例,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添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割或添补后找出相应的计算数据解决问题。
教学措施: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可操作性,运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教学法等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更清晰、更直观的理解如何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这一方法需要分析图形的构成,并能灵活寻找图形所隐含的条件,从而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白板使用功能)




出示一组图片。
2、引出组和图形的定义。
1、图片展示,说说你的发现
2、师生共同总结组和图形的定义,并引出课题。
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事物引出“组和图形”的定义,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白板上出示图片,形象的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图片。用组合、拖动的方式在图片上画出组和图形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欣赏。




1、情景引入
老师新买的住房需要装修,说说客厅的形状。在客厅中需要铺上多大面积的地砖,估计一下。
2、探索新知
提出“计算客厅的面积”问题;根据 “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的温馨提示得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3、课堂练习:
给出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
4、拓展练习
给出一幅少先队队旗,要求学生测量出数据,并计算其面积。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出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帮忙解决,并进行估计。
①想一想:这个图形可以转化成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
②画一画:在图中用虚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③算一算:计算出客厅的面积?
④说一说:同桌各自交流方法,并比一比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展示各种计算方法。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
展示习题,学生自我尝试解决。自己动手测量,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启发学生根据“L“形状客厅的形状的特点,思考可以用学过的哪些图形去估计客厅的面积。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可以将组和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灵活找出图形所隐含的条件,从而进行正确计算。
学生直观的得出分割法与添补法的区别。
能有效的钻则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解答。
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极高参与课堂的热情。
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
图片展示客厅形状,采用百叶窗进入的特效出示各个边长的长度。直观的图形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快速的建立模型。
利用白板的划入等特效交互功能,逐步展示活动中的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达到鲜明直观的效果。
利用屏幕展示、拖动的功能将学生自我尝试得出的“分割法、添补法”在白板上一一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利用特效交互让等量关系式以分步的方式一步步呈现出来,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7、课程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总结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老师送给学生一段鼓励的话语
培养学生养成回顾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艺术字展示、对象隐藏以及百叶窗进入的方式展示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给学生一种新视角的展示。
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大胆的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数学只是、数学思想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或者与同班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再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但是,在引导过程中,处理一些问题的引导时显得有些急促,没有处理好引导时机。这是在以后上课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