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1.口算
11-2 12-6 12-4
12-8 15-7 15-9
13-4 13-7 13-6
2.(课件出示)复习题
吃掉了几个?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吃掉了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定学生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 找出相关信息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分析题意 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2.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信息,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三)运用策略 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 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得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1)
教师出示:
(2)
(3)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示,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信息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 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回顾反思 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
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升华认识
(一)教材“做一做”。
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解决问题的数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会分析解决的?
教学问题诊断:
画图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图意,教师该如何处理?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把与问题有关的条件表示出来,可能有学生不是很清楚该用什么方式,迟迟不能下笔;还有的学生会直接画出左边有9人,右边有7人,一共有16人,没有问题体现……,如果仅仅是抓住这样资源进行分析讲解,也许会有部分学生能明白进行修改(在老师辅导下修改),但是花费的时间影响后面环节正常教授,影响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