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大树,它的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重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目标定向
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
的应用。
自主学习
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 ,
在 中把 和 合成 等有机物,同时把 转变成 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 ,这个过程叫做 。
光能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光能
化学能
氧气
光合作用
a
b
c
合作探究一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
海尔蒙特的实验
2.3kg
76.7kg
+74.4Kg
90kg
89.94kg
-0.06kg
1.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
2.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生长需要水
只浇雨水,柳树怎么会长大?
五年前 五年后
改变量
柳树
土壤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
实验一
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
第一组
第二组
一段时间后
实验二
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
第一组
第二组
一段时间后
普利斯特莱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并能产生________。
二氧化碳
氧气
练一练
当有的人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有的成功,有的总是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甲
乙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
20世纪,希尔的实验
实验的过程:取植物的绿色叶片研磨过滤后,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阳光下的有气泡产生。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互为对照。
3.(1)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2)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3)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
(4)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不容易观察
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所以……
黄白色
4. (1)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
(2)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3) 说明了什么问题?
没有变蓝
淀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变蓝
光
叶绿体
淀粉等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叶绿体
光
1、海尔蒙特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B
2、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3、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C
C
4、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原因是绿色植物( )
A.是绿色的 B.产生二氧化碳
C.吸入氧气 D.制造有机物
5、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A.根 B.茎 C.花 D.叶
D
D
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