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单元练习卷(第四单元)
(练习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40分)
1.写字测试。请把下面的诗句端正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 () () ()
() () () ()
3.在带点字出确的读音下面画“ ”(6分)
狂奔(bēn bèn) 揪(jiū qiū)出 窜(cuān cuān)上来
澎湃(bài pài) 勉强(qiáng qiǎng) 折(zhé shé)回来
4.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4分)
(1)我们都拥戴班长的意见。( )
(2)突如其来的雷声吓得我们心惊肉跳。( )
(3)他弄虚作假被人揭发,搞到颜面扫地,真是自作自受。( )
(4)我们有幸倾听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讲座。( )
5.选词填空,只填序号。(6分)
A清净 B宁静 C平静
(1)获得特等奖的消息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 )。
(2)小弟弟睡觉了,家里难得( )一会儿。
(3)学校的夜晚特別( )。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刚才不还是天晴的吗?(改成陈述句)
(2)小琳乐于動人、大感都很喜欢小琳。(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请从“猛然”和“探望”中选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7.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请慢点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老师提醒他不要急。
8.有时候,我们需要说服别人答应我们的要求。如果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该怎样说呢?(6分)
周末,你想让妈妈同意你在家附近的游乐场去玩。你会跟妈妈说:
“ ”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A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B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C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白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D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莫。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节选自《桥》)
9.把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只写序号。(4分)
①退 ②塌 ③推 ④爬
A: B: C: D:
10.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1.文章结尾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二)课外阅读。(20分)
程砚(yan)秋练“虚音”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程砚秋正是有了名师的耐心教授,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才终于在京剧表演的舞台上竖起了“程派”的大旗,以自己蜿转绵长的独特唱腔,迷倒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说起拜师,程砚秋真是无比幸送,连遇贵人。15岁时,著名的旦角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收他为弟子,给予了他耐心细致的教导。16岁时,他又被引荐到“通天鼓主”王瑶卿老先生的门下,得以聆听大师的敬海。
但是王老先生的弟子非常多,程砚秋起初也只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为得到授教的机会,他天天泡在王老先生的家里,静静地听先生聊戏,认真地琢磨先生的一笑一颦(pín)、一字一句,直到凌晨两三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先生终于注意起他,单独地教他唱戏了。由于程砚秋拜过梅兰芳为师,所以腔调和唱法都带着梅兰芳的影儿,王老先生时时叮嘱他说:“你的嗓子不能跟梅兰芳比,若你唱不出你自己的风格,就只能当个二流的角儿了。”
“你自己”三个字就像一把锥子一样扎进了程砚秋的心窝,他苦苦地思索了几天,终于豁(huò)然开朗,决心找出一种适合自己嗓子的唱法。他细细地分析自己的嗓子,苦恼地想道:我变声后,发音再也没有了那种金石之力,这可怎么办呢?
他心里着急,天不亮就爬起来练声,往师父家里跑得更勤快了。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摸索出了一种以气催声的唱法,练出了一种亦亦柔、扑朔(shuò)迷离的“虚音”,使观众着迷不已。而内行人都叫他的“虚音”为“救命音”。
(节选自《百年潮》2004年第期《程砚秋的艺术人格》,作者为李友唐》
12.解释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贵人:
(2)功夫不负有心人:
13.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4.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5.请你读完短文后,写一写程砚秋是个怎样的人。(3分)
16.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如果去除这一段,文章还是一样的效果吗?(3分)
17.王老先生叮嘱程砚秋“唱出自己的风格”。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三、习作(30分)
18.你参加过垃圾分类的活动吗?请以“我与垃圾分类的故事”为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1)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2)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