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0: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时,向质量均为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A.在时,实验3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在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C.在时,实验1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D.在时,实验5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 mL(密度为1. 84 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量取的水的体积为180mL
B.实验中需要三种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C.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则瓶中硫酸溶液浓度低于10%
D.若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气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C.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D.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乙,则甲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B.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C.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5.关于100g5%的碳酸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于5g碳酸钠 B.将5g碳酸钠溶于95g水中
C.溶液中碳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D.溶液中碳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9:1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面粉 C.蔗糖 D.汽油
7.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0g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8.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溶解时,没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9.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物质鉴别
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盘水 氮气和二氧化碳——点燃的木条 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C.物质用途 D.环境保护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的电光源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气焊等 减少水质污染——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减少酸雨污染——尽量少用化石燃料
A.A B.B C.C D.D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固体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
C.分别将等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2℃,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用 20%的甲溶液配制 2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甲的稀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60g
1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的是(  )
A.大豆油 B.蔗糖 C.味精 D.加碘盐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的溶液
13.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  )
A.食醋 B.泥浆 C.生理盐水 D.澄清石灰水
二、实验题
14.如图实验所示,向B、C试管中分别加入X、Y物质是_____,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15.某学习小组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1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图2是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2)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是(请补充完整):用拇指堵住集满气体的试管口,____________,实验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4)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产生了无色气体和一种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与反应前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者“减小”)。
三、推断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的奥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1)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的功能。
17.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四、科学探究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100mL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_____色;
②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③经测定,M点时消耗稀H2SO4溶液50mL,且过滤后滤液质量为147. 67g。请计算原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写出计算过程,各种稀溶液的密度都可看成1g·mL-1)。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100mL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填“增大”或“减小”).
五、计算题
19.某同学去我市的道场山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

(1)6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______;
(2)m=______;
(3)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4)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
20.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需要用的较稀的硫酸溶液。现要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稀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加水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D3.C4.B5.B6.C7.D8.C9.C10.B11.A12.D13.B
14.5粉末状冰糖和10mL热水(5块状冰糖和10mL冷水)
15.放热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2Na+2H2O=2NaOH+H2↑ Fe(OH)3 减小
16.CaO Ca(OH)2 CaCO3 CaO+H2O=Ca(OH)2 乳化
17.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18.无 C 1.71% A 、、SO42- 减小
19.0.6 2.0 90% 14.6%
20.63.22mL 453.67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