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一、考试要求
1、了解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其与水、与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2、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氯气的主要用途
3、知道硫的主要用途;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硫的可燃性
4、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漂白与次氯酸漂白的区别。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反应。
二、知识要点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氯气的制法
(1)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实验室
① 原理(方程式):
② 除杂:用 吸收HCl气体,用 吸收水蒸气
③ 收集:
④ 检验:使 试纸变
⑤ 尾气处理:用 吸收尾气
常考题型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例题1 在实验室中除去Cl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气体,选用的药品及顺序正确的是( )
A.水,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饱和食盐水 D.烧碱溶液,浓硫酸
跟踪训练1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1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跟踪训练2 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Zn + 2HCl = ZnCl2 + H2↑ B.HCl + AgNO3 = AgCl↓+ HNO3
C.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D.2HCl 通电 H2↑+ Cl2↑
2、氯气的性质
(1)氯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于 中,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很容易 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表现为较强的 性。
(2)氯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呈 色,密度比空气 ,有 气味的有 气体,闻氯气时用 。氯气 溶于水,25℃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 体积氯气,所得溶液叫氯水,呈 色,属于 。
【注意】液氯为 物。
(3)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 与金属:钠: ,现象:
铁: ,现象:
铜: ,现象:
【归纳】氯气与变价金属化合时,将其氧化为 价
常考题型2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例题1、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2 B.FeCl3 C.NaCl D.CuCl2
跟踪训练1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中生成+3价铁盐的是( )
A.铁和稀硫酸 B.铁和氯化铜溶液 C.铁和氯气 D.铁和氧气
跟踪训练2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
② 与非金属
可在氯气中 燃烧,火焰是 色的,瓶口有 产生(主要成分 )
H2与Cl2见光爆炸。
③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液中部分Cl2与水发生反应。
新制的氯水因含次氯酸而有消毒、杀菌及漂白作用。
新制氯水可以表现出多重性质,如下表:
加入物质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 起作用成分 表现的性质
FeCl2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先:
后:
湿润的红布
加入CaCO3
加入AgNO3
【重点补充】次氯酸的性质
①具有强的 性,因此氯水有 作用
②不稳定(分解方程式): ,保存在 色细口瓶中。
③弱酸性: (比碳酸 )
常考题型3 氯水的性质
例题1 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不反应的是( )
A.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 B.次氯酸
C.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 D.氯水
例题2 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跟踪训练1 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药品不会产生明显变质的是( )
A.石蕊 B.硝酸银 C.亚硫酸钠 D.氯化铝
跟踪训练2 下列物质均具有漂白作用,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的漂白原理不同的是( )
A.HClO B.H2O2 C.SO2 D.O3
跟踪训练3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Cl2
D、氯水密封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
跟踪训练4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1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
C.加人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跟踪训练5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NaBr ⑤FeCl2 ⑥A1C13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⑤ D.除⑥外全部
④ 与碱的反应
A.与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B.漂白粉的制取原料: ;
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漂白粉的制取方程式:
漂白原理:
漂白粉的失效:
常考题型4 氯气与碱的反应
例题1 2005年3月,江苏淮安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为减少氯气对空气的污染,消防队员可以向事故发生地上空喷洒( )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蒸馏水 D.氢氧化钠稀溶液
例题2 在漂白粉漂白时,不能使漂白粉更好发挥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A.食盐 B.CO2和水蒸汽 C.盐酸 D.食醋(含醋酸)
跟踪训练1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使用时加入水稀释,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也可漂白浅色衣物.据此可推测有效成分可能是( )
A.Cl2 B.SO2 C.KMnO4 D.NaClO
跟踪训练2 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用于被污染的饮用水消毒杀菌的是( )
A.氯化钙 B.漂白粉 C.明矾 D.硫酸铁
【硫及其化合物】
1、硫与二氧化硫
(1)硫的物理性质: 色固体, 溶于水。
(2)硫的化学性质:
① 与O2反应(方程式)
② 与金属反应,只能生成 价金属
(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 溶于水。
(4)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请与CO2对比),它的水溶液呈 。
① 酸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 ( 反应 (?http:?/??/?www.chembit.net?/?Soft?/?UploadSoft?/?chemistry?/?2004-5?/?4-3-1-S?/?htm?/?class2.htm" \l "#?))
H2SO3容易被氧化,生成硫酸:
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与Ca(OH)2溶液反应
② 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a.弱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b.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NO3、KMnO4、H2O2等)氧化
SO2与O2:
SO2与H2O2:
SO2使氯水褪色:
③ SO2的漂白(检验SO2):品红溶液
不同物质漂白性的对比如下表:
能用于漂白的物质 漂白原理 漂白特点 能漂白的物质
活性炭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臭氧 可以漂白所有有机色质
次氯酸盐/次氯酸
过氧化钠/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等
④与盐(如与NaHCO3)反应:2NaHCO3+SO2===Na2SO3+H2O+2CO2(SO2少量),
NaHCO3+SO2===NaHSO3+CO2 (SO2过量)。
常考题型5 二氧化硫的性质
例题1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Cl2 ②Na2O2 ③Ca(ClO)2 ④活性炭 ⑤SO2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全都可以
例题2 下列实验一定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通人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例题3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高温下二氧化硫可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跟踪训练1 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先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C.通过品红溶液 D.先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跟踪训练2 为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杂质SO2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浓硫酸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跟踪训练3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
A.能使品红褪色
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D.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跟踪训练4 除去S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石灰水 B.浓硫酸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2SO3溶液
2、硫酸
(1)物理性质: 色透明 状 体,沸点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沿着烧杯内壁 注入 中,并用 不断搅拌。
(2)化学性质:稀硫酸和浓硫酸均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还具有以下三大特性。
① 吸水性:可干燥 等气体,包括吸收结晶水。但不能干燥 。
② 脱水性:浓硫酸能从一些有机物中将氢、氧两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③ 强氧化性:
A.常温下,Fe、Al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 。
B.能与绝大部分金属发生反应:如Cu+2H2SO4(浓)
C.与某些非金属的反应:C+2H2SO4(浓)
常考题型6 浓硫酸的性质
例题1 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例题2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
D.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例题3 向盐酸中加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不是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
A.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跟踪训练1 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清洗铁表面的锈层,这是利用硫酸的( )
A.强氧化性 B.不挥发性 C.酸性 D.吸水性
跟踪训练2 在下述反应中,浓H2SO4既表出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C+H2SO4 B.NaOH+H2SO4 C.CaO+H2SO4 D.Cu+H2SO4
跟踪训练3 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组是( )
A.SO2、Cl2、H2S B.O2、H2、SO2 C.CH4、H2、Cl2 D.NO、SO3、O2
3、空气污染与酸雨
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于 。
(1)SO2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发生 疾病,直至人死亡。
(2)形成硫酸型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 5.6。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SO3 H2SO4
SO2
H2SO3 H2SO4
(3)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用的措施有:燃料脱硫;少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
常考题型7 环境保护、酸雨
例题1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产生 D.农药、化肥污染
跟踪训练1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 B.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D.植树造林
跟踪训练2 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三、课堂练习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下列试剂的浓溶液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亚铁 C.次氯酸钙 D.硫酸亚铁
2、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l2 B.SO2 C.H2 D.NH3
3、下列气体有颜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SO2 B.NO C.NH3 D.Cl2
4、不能用于检验新制氯水和长期放置的氯水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品红溶液 C.FeCl2溶液 D.AgNO3溶液
5、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2 B.FeCl3 C.AlCl3 D.CuCl2
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酸性减弱
7、某学生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8、化学与生活、医疗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小苏打——Na2CO3 B.钡餐——BaCO3
C.明矾——KAl(SO4)2 D.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
【硫及其化合物】
1、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用品红溶液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根据有无毒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在O2中燃烧可生成SO3 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和SO2
C.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其实质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④
4、下列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O2 B.CO2 C.SO2 D.CO
5、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
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宜沉降,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 ,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①氧化剂 ②还原剂 ③催化剂 ④吸附剂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7、下列气体中,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Cl2 B.SO2 C.N2 D.NO2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NO2是无色的气体
B.SO2能漂白品红等物质,说明SO2有氧化性
C.加热时,铁单质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D.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四、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易挥发 B. 无吸水性
C. 密度比水的小 D. 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
2、在化学魔术中,一张白纸在用碘溶液喷洒后会呈现出蓝色字迹,其奥秘在于这张白纸曾经一种“隐秘墨水”书写过。这种“隐秘墨水”为( )
A.食盐水 B.白醋 C.淀粉溶液 D.蔗糖溶液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A.Ca(ClO)2 B.CaCl2 C.Ca(OH)2 D.CaCO3
4、下列关于Cl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 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可与NaOH溶液反应
5、浓硫酸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强氧化性 D.易挥发性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苏打——NaHCO3 B.胆矾——CuSO4
C.酒精——C2H5OH D.生石灰——Ca(OH)2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玻璃 B.蒸馏水 C.漂白粉 D.空气
5、课后练习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2005年3月,江苏淮安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为减少氯气对空气的污染,消防队员可以向事故发生地上空喷洒( )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蒸馏水 D.氢氧化钠稀溶液
2、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气,发现制得的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该氧气中可能混有( )
A.Cl2 B.Br2 C.HCl D.CO2
3、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反应制取O2
4、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是氧化剂
B.浓盐酸是还原剂
C.MnCl2是离子化合物
D.当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的Cl2为1.12 L(标准状况下)
5、市场上销售的某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产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也可漂白浅色衣物。据此,可推断该产品有效成分可能是( )
A.Cl2 B.SO2 C.NaClO D.KMnO4
6、下列关于用氯气消毒自来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可与水反应
B.自来水中的次氯酸可消毒杀菌
C.自来水中没有氯气分子
D.往少量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7、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B.HCl+AgNO3===AgCl↓+HNO3
C.Zn+2HCl ===ZnCl2+H2↑ D.2HCl 通电 H2↑+Cl2↑
8、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Na在Cl2中燃烧制NaCl B.浓H2SO4与NaCl反应制HCl
C.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 D.H2和Cl2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制HCl
【硫及其化合物】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3、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 ②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③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5、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银耳增白,就用硫黄(燃烧硫黄)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A.S的漂白性 B.S的还原性 C.SO2的漂白性 D.SO2的还原性
6、检验SO2中是否存在CO2,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先通过小苏打(NaHCO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通过品红溶液
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2-→HS- B.Na2SO3→SO2 C.H2S→S D.SO2→S
8、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SO2 D.HCl
9、下列有关硫酸的化学反应中,硫酸不是表现氧化性的是( )
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 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10、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出强氧化性
1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1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13、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14、下列有关硫酸性质的叙述中,能说明硫酸为强酸的是( )
A.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铜与浓硫酸共热能放出气体
C.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可制取氯化氢 D.浓硫酸与磷矿粉反应可制取磷酸
15、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16、工业上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铜与浓H2SO4反应,而是将Cu和少量的Ag的混合物浸在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的优点是( )
①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②提高H2SO4的利用率 ③节约能源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①②③ D.只有①②
17、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
①活性炭 ②氯水 ③二氧化硫 ④臭氧 ⑤过氧化钠 ⑥双氧水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8、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参考答案
常考题型1
例题1:B
跟踪1~2:DC
常考题型2
例题1:A
跟踪1~2:CC
常考题型3
例题1~2:CC
跟踪1~5:DCBBD
常考题型4
例题1~2:DA
跟踪1~2:DB
常考题型5
例题1~3:DDD
跟踪1~4:DBDC
常考题型6
例题1~3:ACA
跟踪1~3:CDB
常考题型7
例题1:C
跟踪1~2:BC
课堂
【氯】
1~8:CCDDA BBD
【硫】
1~8:BCCCD DBD
强化
1~6:CADDC B
课后
【氯】
1~8:DADDC CAC
【硫】
1~18:CBDDC CCBDC DBADC CCC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实战演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光照 烟尘中金属氧化物等作用
(催化剂)
雨水
(水)
O2
H2OO
空气中的O2
牛刀小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