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 有机物的获取和应用
一、考试要求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知道甲烷、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来源与物理性质,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
3、知道乙醇、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了解乙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并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知识要点
【甲烷 乙烯 苯】
1、甲烷
(1)来源: 、 、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2)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_。
(3)物理性质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
(4)化学性质
① 通常情况,甲烷具有稳定性:不能被H+/KMnO4、Br2等常见 氧化
与强酸和强碱也不反应。
② 可燃性: (氧化反应);
现象:__________;注意:点燃甲烷时要__________。
③ 取代反应:对象:卤单质;反应条件:
反应特点:
产物是 ; 溶于水。
产物状态:HCl、CH3Cl为 体,CH2Cl2、CHCl3和CCl4为 体
(5)甲烷的主要用途: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______,不同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乙烯
(1)乙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空间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2)乙烯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略有甜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分子中C===C的存在,使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① 氧化反应
a.燃烧:C2H4+3O22CO2+2H2O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产生黑烟的原因:含碳量比较高。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被KMnO4氧化后的产物为CO2)
应用:此性质可用于鉴别乙烯和甲烷但不能提纯。
② 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现象: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CH2===CH2+Br—Br→CH2Br—CH2Br;
应用:鉴别乙烯和甲烷;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以提纯甲烷;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
的反应;
乙烯还可与H2、Cl2、HCl、H2O发生加成反应。
③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加聚反应】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4)乙烯的工业制法和用途
乙烯从石油中获得,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造塑料、合成纤维等,还可______水果。
4、苯
(1)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空间构型:平面构型(十二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六个碳原子构成了平面正六边形);
苯分子无单键,无双键,苯中碳碳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色有特殊气味有毒 体,_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
(3)苯的化学性质:苯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但苯的性质比不饱和烃稳定。
① 氧化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2C6H6+15O2 12CO2+6H2O;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浓烟的原因:含碳量较高。
注意:苯具有稳定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水反应(但溴水中的溴可被苯萃取),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即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
② 取代反应:与Br2反应: + Br2 + HBr,
催化剂作用下,与纯溴反应。
硝化反应: +HO-NO2 + H2O,
③ 加成反应:与H2反应: + 3H2 ,
(4)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
常考题型1 甲烷、乙烯和苯
例题1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关于乙烯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易燃
C.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例题2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4+Cl2CH3Cl+HCl
D.CH4+2O2CO2+2H2O
例题3 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原因
A 氯水的漂白性 氯气的强氧化性
B 明矾用来净水 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C 苯燃烧有浓黑的烟 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
D 加热铝箔,熔化的铝不滴落 铝表面的氧化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铝外面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B.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C.通常条件下,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乙酸可与钠反应,但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跟踪训练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H、2H、3H、H+、H2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
B.O2、O3互为同位素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乙烷、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跟踪训练3 关于乙烯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
C.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可与HCl加成
跟踪训练4 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引起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D.苯与浓硝酸在50~60℃时反应生成苦杏仁味的硝基苯
跟踪训练5 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方法是( )
A.点燃 B.通过溴水 C.通过浓硫酸 D.通过石灰水
跟踪训练6 如图所示分别是CH4、CCl4、CH3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烷 四氯化碳 一氯甲烷
A.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
D.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
【乙醇和乙酸】
1、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俗称 ,是一种 色有特殊香味的 体,密度比水小
易挥发,能与水以 混溶。
(2)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官能团:—OH(名称: )。
(3)乙醇的化学性质
① 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 乙醇的氧化反应:
a.燃烧:C2H5OH+3O22CO2+3H2O。
b.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4)乙醇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乙酸
(1)乙酸的物理性质:俗称 ,是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2)乙酸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官能团:—COOH(名称: )。
(3)乙酸的化学性质
① 酸性(一元弱酸):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
② 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4)乙酸的用途::食醋的成分(3%~5%),清除水垢,醋熏法杀菌等。
常考题型2 乙醇和乙酸
例题1 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使紫色石蕊变红 B.与钠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发生氧化反应
例题2 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
C.乙醇、乙酸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乙醇、乙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例题3 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CH2===CH2+HCl―→CH3CH2Cl 加聚反应
B.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取代反应
跟踪训练1 下列有机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类型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H4+Cl2CH3Cl+HCl
D.
跟踪训练2 下列有机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B.H—C≡C—H + HCl == H2C=CHCl
C.
D.
跟踪训练3 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跟踪训练4 下列有关乙醇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B.都显酸性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① 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② 葡萄糖有光亮的银产生;
③ 氧化反应:
(2)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单质变____________。
应用:可用碘检验__________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________的存在。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① 糖类的水解反应: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② 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补充】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③ 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甘氨酸 丙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2、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2)油脂的主要应用
a.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b.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人体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常考题型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例题1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聚乙烯 B.高级脂肪酸甘油脂 C.蛋白质 D.葡萄糖
例题2 下列关于几种常见有机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石油是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
C.蔗糖、淀粉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和乙醇相互间能发生取代反应
例题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都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的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α氨基酸
C.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都可使蛋白质变性
D.构成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人体自身是不能合成的
跟踪训练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B.淀粉、纤维素、蚕丝、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石油的分馏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混合物
跟踪训练2 以下食品中的有机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谷类中含有的淀粉 B.植物油、动物脂肪中含有的油脂
C.食醋中含有的醋酸 D.酒中含有的酒精
跟踪训练3 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可用于制造肥皂等
C.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均为C、H、O
D.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凝聚,失去生理功能
跟踪训练4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能制造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C、H、O、N元素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不溶解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
D.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
【高分子材料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1、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① 海水淡化的途径:从海水中提取________、从海水中分离出__________。
②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
(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 海水制盐步骤:海水晒盐→粗盐(含Ca2+、Mg2+、SO)→精盐。
除杂试剂及添加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海水制镁
Mg2+Mg(OH)2MgCl2·6H2OMgCl2(熔融)Mg
2、煤、石油、天然气( 能源)的综合利用
(1)从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获得基本化工原料。
① 煤的组成以__________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的______、煤的______、煤的______。
a.煤的干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也叫__________。
焦炉气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
b.煤的气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煤的液化:将煤经化学反应转化为______燃料。
【总结】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是______变化。
② 石油是由多种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__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______。分馏是______变化。
(2)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CH2===CH2”称为__________,重复的 “—CH2—CH2—”称为____________,“n”称为______________,表示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含链节的数目。
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及其携带的________。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污染,需要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减少环境污染和__________两个重要目的。
常考题型4 高分子材料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题1 纪录片《穹顶之下》再次引起人们对大气环境的强烈关注。下列燃料中最环保的是( )
A.石油 B.煤 C.氢气 D.天然气
例题2 我国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生物质能
例题3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生产肥皂和甘油
B.从石油中获得乙烯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C.通过海水可以制取氯化钠、镁、烧碱等物质
D.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
例题4 下列转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煤的气化 C.石油裂解 D.皂化反应
跟踪训练1 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H2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是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B.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金属铁通常用热还原法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
跟踪训练2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蔗糖 B.纤维素 C.光导纤维 D.油脂
跟踪训练3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风能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
跟踪训练4 下列物质一定不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
A.蛋白质 B.橄榄油 C.橡胶 D.纤维素
跟踪训练5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海水晒盐 C.煅烧贝壳 D.铁的钝化
跟踪训练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B.晶体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C.过氧化钠可作为潜水艇里的供氧剂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三、课堂练习
【甲烷 乙烯 苯】
1、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氕、氘、氚 B.甲酸和乙酸
C.金刚石与石墨 D.CH3CH2CH2CH3和CH(CH3)3
2、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B.含有碳碳双键
C.可使溴水褪色 D.分子式为C2H6
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和O3 B.H和H
C.CH4和CH3CH2CH2CH3CH3 D.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C.乙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5、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该反应属于( )
A.取代反应 B.中和反应 C.加成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生成其他物质的是( )
A.甲烷 B.丁烯 C.氯乙烯 D.乙醇
7、下列有机物中,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是( )
A.四氯化碳 B.苯 C.乙醇 D.溴苯
8、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与O3 B.SO2与SO3
C.CH3CH2NO2和H2N—CH2COOH D.CH3CH2CH2CH3和CH3—CH3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CH2===CH2+HClCH3CH2Cl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10、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乙醇 乙酸】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素异形体
C.14C和12C是同种核素 D.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B.
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3、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Cl2 → CH3Cl+H2
B.
C.2C2H5OH+O22CH3CHO
D.CH3CH2OH+CH3COOH → CH3COOCH2CH3
4、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取代反应
B.CH4+Cl2―→CH3Cl+HCl ;置换反应
C.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
D.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
5、下列有机反应书写错误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2CH3CH2OH +2Na―→2CH3CH2ONa+H2O
C.
D.nCH2===CH2[CH2—CH2]n
6、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CH2=CH2 + HCl CH3CH2Cl
C.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7、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2H5OH + CH3COOHCH3COOC2H5 + H2O
B.H-C≡C-H + HClH2C = CHCl
C.
D.
8、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CH3CH2OH+O22CH3CHO+H2O
B.CH2===CH2+HCl―→CH2CH3Cl
C.CH3COOH+CH3CH2OHCH3COCH3CH2O+H2O
D.
9、在常温下,和溴水、氢氧化铜、碳酸钠溶液都反应的物质是( )
A.乙醇 B.丙烯酸(CH2===CHCOOH) C.乙酸 D.丙烯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可以成功制得溴苯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醛 B.苯的硝化反应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 D.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12、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Cl2CH2Cl2+H2
B.CH2===CH2+Br2―→CH3CHBr2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橡胶 B.蚕丝 C.葡萄糖 D.塑料
2、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蔗糖 B.油脂 C.葡萄糖 D.蛋白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鸡蛋白溶液加热,它的生理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
C.鉴别真假羊毛衫的方法是先取样,再灼烧并闻气味
D.在净水过程中,明矾可作为混凝剂,氯气或漂白粉作为消毒剂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C.油脂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失去活性
6、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是( )
7、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固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江苏是全国以试验性利用生物质能最多的省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村通过杂草和动物的粪便发酵制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
C.由油料作物生产的生物柴油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相同
D.开发生物质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1、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中,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合成氨 B.从铝土矿中获得铝
C.玻璃制备 D.从海水中获得氯气
2、下列过程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氨气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3、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钾单质只有物理变化发生
B.从海水制海盐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
C.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制得钠单质和氯气
D.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备镁单质和氯气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利用海水制取镁
B.实验室可以海带为原料获得碘
C.工业上可通过分离煤焦油获得苯
D.工业上可用氧化剂氧化赤铁矿(含Fe2O3)获得铁
5、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裂解 B.工业制钠 C.蛋白质的盐析 D.煤的液化
6、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
D.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7、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冶炼金属铝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
B.要使海水淡化通常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C.用H2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是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D.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8、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Mn等),这是因为铝有( )
A.两性 B.良好导电性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9、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10、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生活就是节能减排,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四、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式为C6H12O6 B. 不属于糖类
C.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 常温下其水溶液遇碘变蓝
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酯化反应的是( )
A. CH2===CH2+Br2―→CH2BrCH2Br
B.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 CH4+2O2CO2+2H2O
3、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面包 B.米饭 C.牛肉 D.蔬菜
4、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易溶于水 B.苯易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溶液的pH小于7 D.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5、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
A. B.CH3CH2OH→CH3CHO
C.CH4→CH3Cl D.CH2=CH2→CH3CH2Br
6、下列有关乙醇性质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是( )
A.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与氧气的燃烧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C.与氧气的催化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D.与乙酸的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eq \o(,\s\up8(浓硫酸),\s\do7(Δ))CH3COOCH2CH3
7、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燃烧反应 D.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8、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3CH3+Cl2CH3CH2Cl+HCl
B.CH2===CH2+HBr―→CH3CH2Br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9、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H2===CH2+Br2―→CH3CHBr2
C.CH3COOH+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D.CH4+2O2CO2+2H2O
10、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作燃料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光合作用 B.烧炭取暖 C.风力发电 D.电解冶炼
五、课后练习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为CH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酯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加成,也能取代,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CH2=CH2+3O22CO2+2H2O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CH3CHO+H2CH3CH2OH
4、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甲烷燃烧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D.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5、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作用下生成氯丙烷的反应 C.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溶液生成溴乙烷的反应 D.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6、下列物质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
A.乙烷 B.丙烯 C.苯 D.丙烷
7、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关于该有机物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B.该有机物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是烯烃且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n
D.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9、“不粘锅”炊具是在金属锅的内壁上涂一薄层聚四氟乙烯制成的,下列各项对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中不含碳碳双键 B.聚四氟乙烯在高温时容易燃烧
C.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D.聚四氟乙烯的分子内支链很多
10、把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变成黑色,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成红色,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 )
A.稀H2SO4 B.C2H5OH C.CH3COOH溶液 D.HNO3
11、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①苯 ②亚硫酸 ③NaOH溶液 ④甲烷
A.①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2、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3、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苯 D.醋酸
14、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烃是指分子里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B.烃是指分子里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烃是指燃烧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
D.烃是指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5、以下对乙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乙炔互为同分异构体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D.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易发生加成反应 B.常温下乙烯易发生取代反应
C.乙酸乙酯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17、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
A.点燃 B.通过溴水 C.通过浓硫酸 D.通过石灰水
18、关于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
B. 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
C.苯的分子式是C6H6,分子式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褪色
D.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独特的键,因此苯易取代而难加成
1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A.C5H10 B.C2H4O2 C.CH4O D.C2H4Cl2
20、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
A.CH2OHCHOHCH2OH B.CH3OH C.CH3CHO D.CH3COOH
2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裂解 C.石油的分馏 D.古代植物变成煤
22、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
常考题型1
例题1~3:DBA
跟踪1~6:BAABB B
常考题型2
例题1~3:ABD
跟踪1~4:BBDD
常考题型3
例题1~3:CCA
跟踪1~4:BABC
常考题型4
例题1~4:CDAA
跟踪1~6:BBDBB C
课堂
【甲烷】
1~10:CDDBA CBCBB
【乙醇】
1~12:DABBB BBABB BC
【糖类】
1~7:BDDAB CC
【高分子】
1~10:CDDDC CADCD
强化
1~13:CCDAB BDABB CAA
课后
1~6:BBDCA B;7:BADFE;8:134
9~27:DB BBBDB DADCB ADCBC DD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实战演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浓H2SO4
△
NO2
牛刀小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
CH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