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用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用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6: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原理。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 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设计。
难点: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1、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很精彩,但实验结果的解释却是错误的,他的实验只找到光合作用的一个主要原料,那就是____。
2、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是通过_______来完成的。
3、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的同时能释放出______,这种气体是动植物呼吸所必须的。
4、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____,用_______和____为原料合成储藏_____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氧气
光能
二氧化碳

能量
氧气
光合作用的发现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体由 “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植物增重是否来自土壤?
1629年,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株小柳树种在装有烘干土壤的大桶里,再用一个穿孔的铁板盖在大桶上,既允许雨水和空气进入,又可避免土壤的流失。
A 实验前后土壤减少的重量=实验前后柳树增加的重量
植物增重来自土壤
B 实验前后土壤减少的重量 ? 实验前后柳树增加的重量
植物增重并非来自土壤
实验设想:
2.3kg
90kg
79kg
89.94kg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1.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76.7kg
0.06kg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2.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3.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因此,海尔蒙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很精彩,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却是错误的,他的实验只找到光合作用的一个主要原料,那就是____。
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小鼠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很快就窒息死亡;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死亡。
普里斯特利的结论是:
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鼠窒息而死;绿色植物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但是,他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万分。现在我们知道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绿色植物能吸收________。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 的叶部分遮光?
3、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4、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5、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
6、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7、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
8、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
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
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使叶片内原有的 淀粉运走、耗尽
暗处理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 的叶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互为对照
3、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会干扰观察
4、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6、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黄白色
5、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隔水加热可预防烧杯中酒精燃烧,以免出现危险
7、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8、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
说明了什么问题?
没有变蓝

变蓝
淀粉
牛刀小试: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首先把绿色植物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______运走、耗尽,用黑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_____;
有机物(淀粉)
遮光
用酒精加热处理叶片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黄白色;经冲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目的是看哪部分叶片变成____,就说明哪部分叶片产生了____。此实验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_____。
色素
蓝色
淀粉
淀粉
例题与变式
例题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实验 的叶片遮光,应把叶片同一部位的_____面彻底盖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色过程中,用____溶解叶绿素,小烧杯隔水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下两
不让这部分叶片见光(起对照作用)
酒精是易燃的,避免酒精溢出燃烧。
酒精
例题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 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 D )
变式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____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
( B )
变式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盖住,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_____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白色
淀粉
没有叶绿素

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淀粉

实验探究: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讨论:

(1)这些气泡是水草在光照下产生的,它是什么气体呢?

(2)该气体有何特性?


(3)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氧气
——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CO2
O2
H2O
叶绿体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氧气
( 原料 ) ( 产物)

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_____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是用什么溶剂脱去叶绿素的______
A、酒精 B、水 C、碘液 D、氢氧化钠溶液
( B )
( A )
3、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D、无机盐
4、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 ① ③ ② ⑤ ④ ⑥ B、 ③ ① ② ④ ⑤ ⑥
C、 ③ ① ② ⑤ ④ ⑥ D、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B )
( C )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藏在 中
A、叶绿体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6、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_______
A、太阳光能 B、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C、电灯光能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
( D )
( B )
谢谢指导!
感谢同学们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