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根对水分的吸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根吸水原因、过程和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提高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原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过程。 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五、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准备好的几块大小相等的萝卜条;盛放清水和浓盐水的烧杯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引入:在夏天晒了一天的植物会蔫了,给植物浇一些水植物又硬挺起来,为什么呢? (二)复习提问:
1、根据多媒体课件提问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和功能。 2、成熟区的生理功能。
(三)讲授新课
课前预习:
(1)、预习P15 技能卡,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观察豌豆幼苗的根,判断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3)、根据p15实验探究植物是否有吸水和失水现象,如果有,和什么有关?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水?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失水?
(4)、预习P16知识链第二段,了解根从土壤中吸水的过程。
(5)、默读实际用考虑合理灌溉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
1、默读P15技能卡,根据相同时间内不同器官吸水现象有所不同,或植物不同器官吸水后使植物达到相同状态所需时间的不同,同学4人一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2、看课本“豌豆幼苗图”,分析植物吸水主要靠根中的哪一部分结构?
结论:根中的根尖
3、看大屏幕根尖的分区图,观察成熟区(根毛区)特点,分析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总结根毛细胞的特点
得出结论:
根毛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根尖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二、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
取两个烧杯,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烧杯中各放入一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两个烧杯中的萝卜条形状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现象: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软缩了;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实验2:
看大屏幕,四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插入四支同样的细玻璃管,玻璃管中分别放入清水、10%盐水溶液、20%盐水溶液、30%盐水溶液,过一段时间发现玻璃管中食盐溶液浓度大的液面上升 ,食盐溶液浓度小的液面下降了。
小组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讨论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与什么有关?什么情况下细胞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
实验证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观看大屏幕,用人数代表溶液浓度,绳代表水,箭头代表水流动方向,很形象直观的记住结论。
三、根从土壤中吸水的过程:
1、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同学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讨论自己总结出结论):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2、根毛吸水的途径:
(水分)土壤溶液→ 细胞壁 →细胞膜 → 细胞质 →液泡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水分)土壤溶液→ 根毛细胞 → 根内层细胞(及各层细胞间隙) → 导管→茎和其他器官
四、合理灌溉
1、根据水稻、小麦、玉米平均需水量表,得出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
2、根据一种水稻平均需水量图表,得出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量不同。
3、介绍喷灌、滴灌图片和知识,介绍合理灌溉的一些注意事项,对同学们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进行,出题后同学说出答案然后打出幻灯片答案):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成熟区
3、根毛细胞的特点: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失水
5、根从土壤中吸水的过程:
土壤溶液→ 细胞壁 →细胞膜 → 细胞质 →液泡
6、合理灌溉:
不同植物生长需水量不同
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
(五)、课堂练习:大屏幕出示习题,以“动脑筋”形式让学生思考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
(六)、课后拓展:课下让同学们调查身边的节水现象
(七)、教学反思:
1、认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本节知识的中心问题,植物细胞吸水原理的教学,关键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效果显著。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问题,在进行课本中的实验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如糖拌西红柿盘中会有水、腌酸菜或咸菜缸中会出水等,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设计出有关的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这些知识。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实验结果及分析出原因,还要让学生了解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如试验中溶液浓度的改变、萝卜条的重量是否有所改变等。 3、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涉及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而八年级的学生对这些知识还不能非常准确的理解。所以,这一节只要求讲述生理现象,不要求深入地讲述原理,只要把演示实验做好就能够形象地说明问题。广泛联系实际,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并认识其中的道理,如用小人拔河形象地表现出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差,既通俗易懂,同学们还非常感兴趣,就很容易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