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分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5:4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较熟练地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会根据线段图,等量关系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3、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
4、遵循由浅入深的练习原则,提高解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基本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由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部分内容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以上情况,安排这节课,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解题方法与解题规律,并在对比训练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数量关系正确灵活解决两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认清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内在联系,掌握解题方法。
看清分率。
2、找准单位“1”的量。
3、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4、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5、(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和知道知识的生长点,沟通新旧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基本训练。(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下面各题中,应把那个量看做单位“1”。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苹果重量比桔子多 的重量。
已修的长度占这条路的 。
填写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的 相当于女生人数。
(2)甲班人数占乙班人数的
(3)录音机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4)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
(5)杨树棵数比柳树棵树少
(6)白兔只数比黑兔只数多
三、对比训练:(一生比较,另一生板演)
①我校有1600名学生,其中幼儿园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四分之一,幼儿园有多少学生?
②我校幼儿园有400名学生,其中幼儿园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四分之一,我校共有多少学生?
师: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学生发言后小结:
相同点:单位“1”相同,基本的等量关系相同,即:全校人数乘四分之一等于幼儿园人数。
不同点:一个是单位“1”的量知道,用乘法计算;一个是单位“1”的量不知道,用除法计算。
③一生看线段图描述,另一生做。
④80米是( )的 。 200千克的是(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解题方法。)
四、变式训练:(4人小组完成)
1、校园里有柳树60棵, ,
杨树有多少棵?
(1)杨树是柳树的
(2)柳树是杨树的
(3)杨树比柳树多
(4)柳树比杨树多
(5)杨树比柳树少
(6)柳树比杨树少
师:完成后观察:将刚才做的题组分为两类,怎样分?
小结: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已知的分率与所求的数量是对应的。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已知的分率与所求数量是不对应的。
解决的办法:
方法一:把“不对应的分率”所指的数量先求出来。
方法二:把“不对应的分率”变为“对应的分率”。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和讨论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综合能力大比拼
1、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共30人做练习,其中5人全对,15人有错,3人全错,7人速度较慢。
2、存在的问题:
基础不牢,审题不清,数量关系不明,解题思路混淆,找不到解题的关键。
3、自我纠错:
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自记: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 来。
4、小组交流:
(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
(2)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
(3)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以备在全班交流,提醒同学们注意。
5、分数应用题总结:
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遇到不对应的分率,要想办法把不对应的分率变为对应的分率。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分率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
6、列式计算:
(1)小华体重30千克,小丽比小华重 ,小丽体重多少千克?
(2)小华体重30千克,比小刚轻 ,小刚体重多少千克?
7、让学生完成一组应用题。
(1)某人走一条路,第一天走了全程的 ,第二天走了全程的,还剩38千米,这条路一共有多少千米?
(2)某人走一条路,第一天走了全程的 ,第二天走了全程的,两天共走38千米,这条路一共有多少千米?
(3)某人走一条路,第一天走了全程的 ,第二天走了全程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走了38千米,这条路一共有多少千米?
师:完成这三道题目,要求:比较异同,先写出等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出示多种形式的层次练习,由浅入深,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题型设计变换多样,从而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既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的教学设计分三个层次,首先要沟通一步计算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和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都是分数乘除法意义的应用。第二层次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式,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解题。第三层次,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分数乘除法题中的等量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编题,并解答。
二、本节教学的课堂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本节的学习,发言积极,思维活跃。
2、学生所编题目内容丰富而且数据贴切,体现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
3、不足之处:如果要是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可能更利于学生掌握这些应用题的特征与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