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教 学 设 计
知识点拨
【复习目标】
1.知道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2.会判断六种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并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理解晶体、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重点)。
4.会区分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及图像以及理解熔点高低的含义(难点)。
自主探究(一)
1.什么叫温度?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
2.物质有哪几种状态?不同的物态变化名称叫什么? 。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4.汽化的两种形式? ;液化的两种方法? 。
5.吸热的物态变化? ;放热的物态变化? .
自主探究(二)
1.(19兰州)护士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用力甩体温计,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若使用体温计测得发烧患者体温为38℃,不甩体温计直接又测另一正常体温的人和发烧39℃患者,则体温计示数分为 ℃和 ℃。
2.(19南京)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沸点比水的沸点 .(两空均填“高”或“低”)。
3.(19菏泽)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l)图 甲中A 、B 、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l 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当堂检测】
1.(19宜昌)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
2.(19常州)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凝固 吸热 B、雾生成—液化 放热
C、露产生—汽化 吸热 D、霜形成—升华 放热
3. (19新疆)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4.(19江西)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___ ____、___ _____;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形成的。
附加题:
(19天津)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