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4.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3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4.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3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2 10: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什么是聚落呢?


聚落是指人类的聚居地。

聚居——集中居住
2.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乡村和城市不仅是人们 ,也是人们进行 和 的场所。
居住的地方
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
聚 落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大城市
中型城市
小城市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1
2
3
4
据从事生产的不同,乡村聚落可以分为以上类型
乡村聚落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3.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4.乡村与城市外观上找差异
提示:从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高矮、道路的疏密,以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汽车流量的大小等。还有生产活动上的不同。
乡村与城市的外观差异
范围 建筑高矮 道路疏密 人口数量 汽车
流量 生产活动
乡村
城市








非农业生产
工业、服务业等
农业生产


比较乡村和城市,完成下表:
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什么地方?在书上找到答案。
第82页,看第一幅图,思考:
5.聚落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资源

交通

水源

地形/土壤

气候


观察思考: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团块状
1.平原地区:团块状,
规模较大,密度大
2.山谷、山麓、沿河平原:条带状
3.沙漠地区:分布在绿洲上,点状或带状
厚墙+小窗


隔热、防风沙
活动题1
双层木楼


防潮、通风散热
终年寒冷,多冰雪
北极地区—冰屋
活动题2
黄土高原—窑洞
当地气候干燥,黄土广布,黄土直立性很强,不易坍塌,冬暖夏凉。
1.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影响与制约。
2.聚落反映当地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等(团块状……)
例如:窑洞、竹楼、雪屋等(就地取材)
3.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能改变自然环境。
“城市森林”不断扩大导致特色乡村聚落逐渐减少,田园绿地等被取代
世界各地聚落千差万别,有的聚落不但有 的价值,也有 的价值,于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 。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后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科学研究
文化审美
世界文化遗产
巴黎塞纳河沿岸(法)
水上城市—威尼斯(意)
山西平遥古城
皖南古村落—“桃花源里人家”
“中国画里的乡村”
云南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且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家家临河、户户垂柳,著名的“三眼井”一塘饮水、一塘洗菜、一塘洗衣,别具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第86页,思考:丽江古城为何被点名批评?
过度商业化开发,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与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干扰。

????????????????????????????????????????????????????????????????????????????????????????????????????????????????????????

你认为下面哪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聚落?
1.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来的
C、一般说来,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聚落
2.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纳西族传统聚落是
A、塞纳河岸 B、水城威尼斯
C、平遥古城 D、 丽江古城


当堂检测
3.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
A、悉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总结
城市
乡村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