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共张1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 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共张17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2 09: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⑴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⑵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
⑶美苏争霸的影响——美控制,苏威胁
⑷法德和解
2.过程:
欧共体
1967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经济实体
政治经济实体
欧盟
1993
特点:
3.影响:
(1)经济合作、实力增强
(2)摆脱美控制,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3)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发展
原 因
一九五八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目前欧盟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从现在的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欧共体总部大厦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
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欧元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①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②美扶植
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投资、发展出口贸易、重视教育)
④朝越南战争的军事订货。
1.原因:
表现:
(1)资本主义世界形成日、美、西欧三足鼎立
(2)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20c80年代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影 响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内政: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

军事: 2001年,借“9·11事件”,以反恐为名,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 2003年,利用朝鲜半岛核问题通过“有事三法案”,规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战争手段,自卫队由“防御型”转为“进攻型”; 2003年向伊拉克派兵; 决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提高自卫队武器装备的攻击能力和远投能力。

外交: 2005年5月,日本在联合国中要求增加其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独立
1.原因:
1961贝尔格莱德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2.标志:
3.政策:
4.任务:
5.影响:
非集团、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2) 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铁托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⑵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⑶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