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1 14: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级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
2019年11月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 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P、Q为静止在固定斜面上的两个物块,中间用轻弹簧相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Q的受力个数一定为4个
B.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P的受力个数一定为4个
C.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Q的受力个数一定为3个
D.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P的受力个数一定为3个
15.如图所示,用缆绳将沉在海底的球形钢件先从a处竖直吊起到b,再水平移到c,最后竖直下移到d。全过程,钢件受到水的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所受浮力恒定。则上升、平移、下降过程中的匀速运动阶段,缆绳
对钢件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F1> F2> F3 B..F1> F3> F2
C.F2> F1> F3 D. F3>F2> F1
16.如图,两小球P、Q从同一高度分别以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
都落在了倾角的斜面上的A点,其中小球P垂直打到斜
面上,则大小之比为
A.9:8 B.8:9 C.3:2 D.2:3
1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车A和B,两车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它们以共同的速度向v0右运动,另有一质量为m的粘性物体,从
高处自由落下,正好落在A车上,并与之粘合在一起,求这以后
的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mv02 B..mv02 C. mv02 D. mv02
18.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
的试验“火星-500”。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
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19.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6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传送带对物块A做正功,对物块B做负功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2
20.如图所示,金属环M、N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分别套在水平粗糙细杆和竖直光滑细杆上,当整个装置以竖直杆为轴以不同大小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两金
属环一直相对杆不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转动的角速度越大,细线中的拉力不变
B.转动的角速度越大,环M与水平杆之间的弹力越大
C.转动的角速度不同,环M与水平杆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相等
D.转动的角速度越大,环N与竖直杆之间的弹力越大
21.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长的薄板。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的最下
端,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用外力使、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滑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5s
C.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
D.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J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细绳套1、2,记录实验数据F1、F2;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3,记录实验数据F′;该小组的同学利用记录的数据作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1)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拉结点的两条细绳的长度必须等长
B.两次不必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C.图乙中F1、F2的标度相同,F′与F1、F2的标度可以不同
D.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应与长木板平行
(2) 实验时,如果将连接橡皮筋的细绳替换成橡皮条,则实验结果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 实验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F0(F0>0),如果直接用这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则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3.(9分)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即探究小车所受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该小组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力传感器、重物相连。实验中,小车在细绳拉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力传感器记录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1)实验中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没有远大于重物的质量,对本实验______影响(填“有”或“没有”);
(3)实验时,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______。
A.长木板的长度L B.重物的质量m C.小车的总质量M
(4)实验中,力的传感器的示数为F,打出的纸带如图乙。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三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则从打O点到打B点过程中,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4.(12分)某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板个性滑道。斜面AB与半径R=3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相切于B,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且过C点的切线水平,C点连接倾角α=30°的斜面CD。一滑板爱好者连同滑板等装备(视为质点)总质量m=60 kg。某次试滑,他从斜面上某点P由静止开始下滑,发现在斜面CD上的落点Q恰好离C点最远。若他在斜面AB上滑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Ff与位移大小x的关系满足Ff=90x(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 滑板在斜面AB上滑行时加速度表达式
(2) 若滑板在C点时速度为vc, 则在斜面CD上的落点位移大小
(3) 若滑板在斜面CD上的落点Q恰好离C点最远,则P、B两点间的距离。
25.(20分)如图,倾角θ=370的直轨道AC与光滑圆弧轨道CDEF在C处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DF是竖直直径,以O为圆心,E、O、B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F也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小滑块P、Q(都可视为质点)的质量都为m。已知滑块Q与轨道AC间存在摩擦力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而滑块P与直轨道AC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滑块Q静止于B处,之后让P由静止从A处释放,在B点与Q相碰,碰后P、Q立刻一起向下且在BC段保持匀速运动。已知P、Q每次相碰都会立刻合在一起运动但两者并不粘连,sin370=0.6,cos370=0.8,取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两滑块进入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最大值。
(2) 滑块Q在轨道AC往复运动经过的最大路程。
33.(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不一定增加
B.物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
C.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是完全可能的
D.当两个分子间距为r0和间距为无穷大时,它们间的分子力都为零,故它们的分子势能相等且都为零
E.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界做了正功,其内能不一定减少,但其密度一定减小
(2)(10分)如图,一个高H=30cm的竖直汽缸下部开口并固定在水平面上,光滑且不漏气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面积S=100cm2、重G=l00N。一劲度系数k=20N/cm、原长l0=20cm的竖直弹簧两端分别固接在缸底和活塞中心处,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缸内被封住气体温度T1=250K,弹簧的长度l1=15cm。现用电热丝(图中未画出)缓慢加热缸内被封住的气体,己知外界大气压p0=1.0×105Pa,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和电热丝的体积、气缸壁厚度和活塞厚度均可忽略。求:
①当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T2;
②当活塞刚要到达水平面时,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T3;
③当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T4=1000K时的压强p4。
34.(略)
物理部分
14-18 BAACB 19 BD 20 AC 21 ABC
22. D 不会 有 (各2分)
23.(1)平衡摩擦力 (2)没有 (3)C (4)( 最后一空3分,其余2分)
24.(12分)
(1)设斜面AB的倾角为θ,人和装备在P、B间运动时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有 ①
得 ②
(2)设爱好者滑到C的速度为vC,水平、竖直方向的位移分别为x1、y1,C到Q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③
则 ④
因此 ⑤
 ⑥
(3)由⑥式可知vC越大则间距越大,由人和装备在BC间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可知,要使vC越大就要求vB越大。
由②式可知:人和装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vB最大。即P、B两点间的距离大小为:⑦
25.(20分)(1)滑块P下滑至碰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①
P、Q碰后一起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②
P、Q一起运动至D点过程,有 ③
经过D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最大,有 ④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滑块对圆弧轨道最大压力 ⑤
联立解得 ⑥
(2)由以上计算可知,P、Q整体在D点的动能 ⑦
因此它们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最高点在E点下方
之后沿轨道返回,再次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仍为v2。从C点上滑后P、Q分离,Q比P先到达最高点,且Q运动到最高点时停下。设P、Q上滑的最大位移分别为xP、xQ。对P、Q,由动能定理分别可得 ⑧

由前面P、Q一起匀速下滑可知Q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⑩
P再次从最高点下滑至第二次碰Q前,有 ?
P、Q碰后一起运动,有 ?
在P、Q第二次进入直轨道AC运动全过程,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而P、Q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 ?
由以上各式可以解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P、Q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
P、Q此后多次进入直轨道AC运动过程,遵循同样的规律,直到最后到达C点的速度减为0,因此从P、Q第二次进入直轨道AC运动到最后不再进入为止,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滑块Q在轨道AC上往复运动经过的最大路程 ?
由以上各式解得 ⒅
33.(1)ACE
(2)①开始时的状态1参量:

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即弹簧无弹力)的状态2参量: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得
②活塞刚要到达水平面时的状态3参量: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得:
③由于,由状态3到状态4,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
由 得:。
同课章节目录